大连东方船舶停产调查

[复制链接]
由韩国株式会社东方船舶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组建的大连东方精工船舶有限公司(现称大连东方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船舶)日前宣告破产。
) C: d0 ~# a/ a. D( n7月20日,央视网出现了上述一则消息。该报道称,东方船舶是金融危机以来大连市第一家宣告破产的造船企业,2007年投产后就遭遇了金融危机,企业一直负债运行,今年6月终于支撑不住,只有破产。
1 g# Q6 ?  }5 @: s( s然而,当地有关部门否认了这一说法,他们称东方船舶并非破产,只是经营极度困难。不过,《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在东方船舶工厂现场调查发现,工厂已经停产,一些利益相关者直接拉走厂里的资产抵债。一家驻大连的国有大型航务工程公司正在以工程合同纠纷的名义起诉东方船舶,追诉其拖欠4年之久的工程款,以保留对这家传闻已宣布破产的公司的债权。) i9 j, ?4 j  H& {" t
大连市金州新区法院立案民二庭一位李姓庭长告诉记者,这家中韩合资企业2012年以来已经遭遇了30多起诉讼,而在2011年全年,该公司遭遇的诉讼只有10多件。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证实,该院已经收到关于东方船舶的诉讼共有5起。5 S. g) i  S& |+ d( q1 J
尽管破产依旧为传闻,但这家造船企业的风波让大连的造船业和航运业感受到了冬天的来临。相关专家表示,在2012年的交船高峰后,航运业的 “去运力化”要经历2~3年的时间,不景气将继续压迫世界航运业,2015年内难以大幅反弹。& W7 C6 [0 v# H8 W8 V( d
直击:东方船舶停产; L" `; G6 _: J9 F
在大连金州新区大孤山半岛西南角上,曾经引起巨大争议的福佳大化PX项目附近不远,就是东方船舶的厂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厂区长宽大约都在300米左右,西面和北面靠山,南面靠海,东面是一家化工厂,往东就是福佳大化厂区。
% U( P3 Z( T* A0 V# @# N2 N东方船舶巨大的厂区内,记者已经见不到工人在工作,宽敞的地面上长了不少野菜和青草。一些造船用的构件散落在厂区内多个角落,锈迹斑斑。办公楼的玻璃上布满灰尘,已然很久没有清理。在厂内的多栋建筑之间,偶尔见到指指点点的人,保安称,那些人有些是债主,有些是承担船厂劳务的外协单位代表。
: L; V/ ~, {+ E# H0 e6 S$ k“我是六月底左右到东方船舶的,当时该公司已经被大连一家银行请来的保安公司强行接管。”大连一家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4月12日,东方船舶就被大连的一家银行接管,“据说这家银行给他们贷款2亿多元”。6 T4 R' v& r5 U+ o1 }
该法律顾问表示,2012年4月初,东方船舶就已经基本停工,5月份遣散员工。据中信银行大连市分行的一份“贷款提前到期通知书”和一份“国内信用证融资提前到期通知书”显示,早在2012年6月13日以前,东方船舶已经停工。不过,中信银行大连市分行行政部一位郭姓主任对记者表示,接管东方船舶的银行不是中信银行。
0 {* d$ o( ]& ~后经记者多方调查,无论是工厂把守保安,还是当地政府部门,均对接管银行表示不知情。
  T; F6 Q' j3 w5 X% i: B5 W* _影响:停工拖累多家公司% g/ Y: z3 q* E7 t6 I( i) x( u! D2 ?$ n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显示,有多家公司受东方船舶的停工拖累。
! n1 B$ f4 }4 r& Q  y据守候在东方船舶附近的几位来自青岛太平洋恩利食品加工公司的保安称,他们受公司派遣,到东方船舶看管属于他们公司的财物。据称,该食品加工公司有一艘从事远海捕捞的俄罗斯籍渔船,2010年,拿到东方船舶维修。但该船运到东方船舶之后,被拆得七零八落,而后又被告知工厂要倒闭,船也无法继续维修。
$ d9 O7 _# D8 [6 N3 e据了解,太平洋恩利食品加工公司是国内一家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其拥有恩利国际等多家港股上市企业,主要从事远海捕捞和罐头加工等业务。东方船舶的停工给该公司造成了损失,但具体数额,几位保安称“不清楚”。( a, F1 H1 ]) j6 Z- f, q" T
另两位在东方船舶门口守候的男子,自称为外协单位人员,他们所在公司为东方船舶提供劳务,至今仍有200万~300万元没有结算,多次索要无果,而后拉走了船厂的一些钢材抵部分债务。据他们称,曾给东方船舶提供劳务的外协单位有上百个,基本都没有拿到工资。) b$ y8 ~6 Z( _$ A! |  p9 l" n
中信银行大连分行贴在东方精工门口的两份通知显示:2011年9月19日,该行向东方船舶贷款2000万元,2012年2月3日、2月13日、3月13日、3月16日、3月19日、3月20日与东方船舶签订了6份国内信用证融资协议,向东方船舶提供1.05亿元的融资。这些协议签订后,东方船舶就陷入停工状态。
0 l1 K4 o0 J& J5 U  Y; j0 x关于银行如何处理这些贷款和融资,是否会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中信银行大连市分行行政部一位郭姓主任并未给出答案。
; {4 R( T2 q8 `4 _此外,记者了解到,还有河南安阳一家钢板厂员工经常来东方船舶守候,索要钢板的货款。6 j& o9 n9 z0 Z& L; B5 J. u
探因:订单被突然取消7 P1 S8 }2 q: p
资料显示,大连东方船舶是由韩国株式会社东方精工、大连船用锅炉工程公司和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等合资6850万美元组建而成的企业,其中韩国株式会社东方精工出资5790万美元,大连船用锅炉工程公司和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各出资240万美元,韩籍自然人徐晙源出资580万美元。
) o7 B; z  u' x) h4 E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文件显示,东方船舶最早的名称是“大连东方精工船舶配套有限公司”,2003年被批复成立时的经营范围是船体分段、上层建筑、船舶机械、船舶舾装件、航海所需的各种装备等。年产值5.8亿元,年利润2000万元,年缴税金5000万元,产品100%外销,其进口设备给予免税待遇。
  D# m+ \) _/ G3 ?& t% K' ]) P  M该公司的组建合同由韩国东方精工、大连船用锅炉工程公司、大连船舶工业劳务公司于2003年7月24日签订,并于2003年8月8日正式注册成立。大连市开发区的消息显示,最初东方船舶重工设计能力为年加工钢材10万吨,其工厂生产规模是韩国总部镇海工厂的两倍,也是目前世界同行业中最大的船舶上层建筑生产基地之一。尽管全球造船业在2008年后接单量下降,但东方精工2010年将接单目标确定为全年15亿元。* H- v  {$ g! N7 i
而这样一个企业,为何在2012年4月停工?# `5 ]2 I3 @- I( z; [3 U
据东方船舶门口一份由厂方发出的公开信显示:“韩国本社在今年DECKHOUSE的订单同比往年要多,很庆幸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大连东方船舶重工的情况是订单已经成功签订又被取消,还有一部分企业持怀疑态度及突发的事端导致了公司的困难加重……”
  Y$ F, s( ^- R, Y: \! Z尽管大连海运界人士一再强调现在造船业经营艰难,但是关于东方船舶,前述自称外协公司的人士表示,东方船舶在国内生产时,劳务用的是外协公司派来的工人,结账时设置障碍,让外协公司很难拿到钱;钢材由专门的厂家提供,据称至今也未拿到材料款;工程由中国的公司施工,完工后采用拖延验收的方式拖欠工程款;资金由中方银行提供,但船造好出售以后,接收账户却是在韩国的东方精工总公司账户。
) ^, t0 ~8 P- h不过上述说法并未得到东方船舶方面人士的证实。
6 H) {; l1 h  F3 v5 Q2 _前述起诉东方船舶工程合同纠纷的驻大连国有大型航务施工企业法律顾问表示,他所属的驻大连大型航务施工国企于2007年6月份与东方船舶签订了码头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建设309米的码头和95米的护岸,2008年底工程完工,双方在2009年1月确认工程款数后,东方船舶至今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工程款1362万余元未支付。1 Q2 S8 Y) N8 M  F" z* _
上述法律顾问表示,尽管目前大连造船业遭遇行业寒冬,但总体形势较好,“就在与东方船舶一山之隔的一个造船厂,现在还干得热火朝天,为什么他们就做不好呢?”他对东方船舶的停工表示难以理解。
$ D& _& E$ s( W; {! v, s究竟东方船舶停工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先后联系了东方船舶法定代表人、两位中方股东大连船用锅炉工程有限公司和大连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大连金州新区宣传部和经贸局相关人员,但对方或挂断电话,或表示不知情。' [$ Y& w/ O' r1 ~" e3 ?1 K
专家:船舶业入冬三年难反弹  T  l) `6 m3 s0 ?/ K# D6 N) k( ~
“据我们的了解,东方船舶现在并没有倒闭,只是经营上十分困难。”7月24日,大连市金州新区宣传部新闻处处长王新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帮助东方船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对于新的合作伙伴寻找的进展,王新表示不便透露。
' `4 [9 S* T6 r, W金州新区经济贸易局负责日韩招商的招商二局一名郝姓处长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东方船舶只是经营上遇到了十分严重的困难,“这也是整个造船业都遇到的问题”,目前政府正在帮助企业解困。! J" _4 f, E+ _% w( A  C% t9 ~$ F
金州新区法院政治处李姓处长表示,金州新区法院没有接到关于东方船舶的破产申请。
, @& T# g- _: l0 Q9 e不过,记者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金州新区法院了解到,近两年来,涉及东方船舶的民事诉讼案件不少,其中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5件,金州新区法院40件左右。& U/ Q) S) s8 g
金州新区法院民二庭一位李姓庭长对记者透露,2011年,该院接到关于东方船舶的案件大约有10多起,2012年就激增至30多起。东方船舶是这些案件的被告方,被起诉的原因是原告方提供了劳务和商品,而东方船舶并未付款。李庭长介绍,他们接到这些案件后通知东方船舶,该公司一般都是派人调解解决。% ]9 z6 k( C) ?! }) K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该院目前接收到关于东方船舶的民事诉讼有5起,其中有部分诉讼是工程合同纠纷。该院的一份开庭公告上显示,前述驻大连大型航务施工企业起诉大连东方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工程合同纠纷案即将于7月30日开庭。7 A$ d% ~& C. B+ Z7 K
上述起诉东方船舶的驻大连大型航务施工企业法律顾问介绍,“我们的工程做完了,工程款已经确认了,他们(东方船舶)就是不支付剩余的一千多万工程款,现在又面临破产,我们只有靠诉讼的方式,将债权确认下来。”
& Q' x( V1 Z/ J, l# j+ J8 ~而在大连市造船行业人士看来,东方船舶的困难是必然的,原因在2008年前就已经形成。! d$ R( h) U/ R" x3 v, g
大连一家船务代理公司总经理孙国栋(化名)表示,早在2008年前全球经济火热的时候,造船业接收了大量的订单,这些订单的交船高峰期在2012年。但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以来的欧债危机形成的叠加效应,使运力过剩成为了未来五年到十年内的常态。全球经济要消化掉2008年前新增的船舶运输运能力,大约需要十五年的时间。* R3 }; w, W$ a7 o
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表示,目前世界航运业正处于极度低迷的状态,这将是新一轮经济大周期最难僵持的时期,表现在运价创纪录的低廉、船舶供给的极度过剩、欧债危机的烽火连绵,世界贸易的萎靡不振。经历了航运业在2012年的交船高峰后,航运业的“去运力化”要经历2~3年的时间,不景气将继续压迫世界航运业,致使其在2015年内难以出现大幅反弹的情况。
. y3 u% _, W7 N; U- f大连造船某大型造船厂销售人员黄兴(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和2011年9月比起来,大连的船舶价格下降了20%左右,现在已经进入了船舶业最困难的时候。早在2011年9月初,黄兴曾极力推销船舶,并称“现在是买船最便宜的时候”,原因是钢材降价,造船成本低。
9 ~+ o2 \; ~+ A一名熟悉航运的大连企业界人士说,大连有一家公司在2008年前订购了四艘货船,结果金融危机以后船舶的需求量大幅度下跌,现在每接一艘船,每天都要亏一万美元,现在该船主已经接收了三艘船,正期望不要接收第四艘船,但第四艘船也即将到交付的时间了。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