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集团牵头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完成总装

[复制链接]

1 }+ M. h* a. p( k8 g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月27日,“扶摇号”在广东茂名广港码头进行总装。中国海装供图, P1 R# P5 _' X) H4 A: p, R

, t1 d$ E: ]3 R- E, @2 f$ q) I5月27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牵头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在广东茂名完成总装并举行拖航仪式。: c& N5 j" i: m- E
我国海上风资源丰富,海上风电也因其清洁低碳、靠近东南沿海地区用电负荷侧、消纳方便,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4 Z; T6 H  p2 t5 ^" C( k  z5 A! x! X据参与研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庆安介绍,按照国际惯例,水深小于50米为近海风电,一般采用单桩或者导管架式等结构将风机固定在海床上;而水深大于50米的深远海风电则采用浮式海上风电装备。据估计,我国深远海风能储量超过2200吉瓦,在海上风资源中占比超过60%。从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是未来风电发展趋势。除中国外,全球目前共有9款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 ^8 W% Q3 f. h1 J. Z中国海装联合多家单位,从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在基础理论与实验结果互相验证的基础上,开展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工程设计,先后攻克突破了复杂海洋环境气动及水动载荷耦合动力学分析技术、海上浮式风电装备协同控制技术、浮式风电装备一体化设计等一系列难题,最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
8 ]  L: n, J& e& a) ^1 w在样机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依托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主要承担高保真缩比样机风洞试验验证工作,重点研究了气动—水动多体多场耦合机制,解决了缩比样机载荷失真的问题。
' d3 R( _" k$ k) R9 X/ Y7 L& `“扶摇号”的浮式平台总长72米、型深33米、型宽80米,搭载中国海装6.2兆瓦抗台型I类风力发电机组,机组塔筒高度为78米,轮毂中心高度96米,风轮直径152米,叶片长度74米,浮体和机组总重量超过4000吨。; Q& W( R! ]/ M. Q" Y
据介绍,“扶摇号”主要部件90%以上在国内完成配套,为未来我国浮式风电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
1 Z: i, f' {% H. Z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f% {  K5 e# C$ \$ J; {# R8 A' _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