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再赴大洋科考

[复制链接]
4 M9 {- i3 _+ L! p6 {: S: @
! T1 `! Z5 D4 I8 ]& C, g+ C1 K2 V
3 @2 O' u3 H+ N3 H
. H5 a; G8 V9 j" n6 s) z
0 q7 A+ ]& N0 M \
* ]4 P8 `- Z3 b& V0 L" R* K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 U, z: \. U V3 P. G
, i, Y& x3 M& t: w* e
5 A: G8 V* `0 b+ t4 [0 e5 u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上午9时许,随着一阵阵鸣笛声,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缓缓离开芦潮港码头,再次踏上了征途。已顺利完成了11次科考任务的“淞航”号,行程已逾61000海里。本航次主要是执行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调查任务,航次计划100余天。

' h3 e5 _# N- S/ T( @7 D/ m1 b- ?

本航次科考人员共27人,船员31人,组建了以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叶旭昌,海洋科学学院教师、海上临时党支部书记王丛丛,船长刘志良,领队余为等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统一指挥海上科考作业任务。

, Y n5 L6 }6 r* T# v- R

据悉,科考团队按照“渔业资源组”“渔业声学组”“浮游生物与鱼卵仔稚鱼组”“水文环境及物理海洋组”四个小组,实行团队领导下的组长负责制,形成“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科考团队将牢固树立安全观,严把质量控制关,根据预先设定的调查实施方案开展各项海上调查工作。

% \8 @; j+ d; Y, Y% k8 r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介绍,此次“淞航”号出征意义重大,标志着学校复工复研全面启动。“淞航”号是开放式、合作式的,它不仅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更可为水产、海洋、环境等各科研领域共用共享。

2 N! X& }( i; s. v

0 b5 F% c0 G) f, `2 Q9 B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表示,渔业资源调查是海大人的使命所在。面对疫情,师生们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淞航”顺利出征。他们将为西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为远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 k% y5 e% x0 ~8 W8 E

为了确保航次的正常开展,上海海洋大学专门成立了由船舶管理中心、海洋科学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航次工作专班,专班在总结上年度航次调查经验基础上,共制定了13项调查与监测标准体系和规范,为本年度航次调查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3 c. t% Q+ w# m! p3 G; Y. |; D. ?! v, b

专班还根据海上调查物资需求,克服疫情影响,船岸联动,提前盘点调查仪器设备、购置出海物资,按照科考调查方案做实做细每项备航工作。从技术、疫情防控和人员健康生活上予以全方位保障,为科考任务按期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 E& E9 _- e$ r1 g% B( ]

据悉,专班根据出航人员、调查物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方案,并多方协调,顺利完成在校师生与校外教师安全隔离、出海师生海员证信息录取、在校师生及物资转运上船等工作,确保调查科考工作如期出航。同时,专班建立健全航次应急机制,编制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安全作业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等多项应急预案,并择时进行在航演练。

1 @# U8 R5 Q% s% m7 o( K

作者:吴金娇

" O3 m" d% P5 M* h

编辑:吴金娇

5 q7 q& d0 @, O. H6 |' k

责任编辑:樊丽萍

% J' [ p2 j/ f7 S6 @

图片:上海海洋大学供图

9 h! r& ]% g4 u V' c' i; a4 `. w6 a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m% M0 s/ d# i/ E. @& a* f/ L6 y
& j- w- b- z+ V" ^4 P- a* v
: N! H4 s" L1 L& A. c% V' f. D
/ L: B* o! H2 O4 n 6 r) Y. M8 Z# _6 Q; X# }+ l! R w4 \/ a' s" e: L7 l' L! i% y, P% j4 E3 F# I, j, l9 V 0 z; C: N/ P, _" q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编织自己的梦想
活跃在15 小时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