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的这艘调查船,竟然可以掌握未来能源的密钥

[复制链接]
& C, x2 t+ o' Y* y+ A( n( b
' G W9 q4 G# _) s6 D

作者wind63

* V9 H D3 J% L- u6 j# j" t9 x5 ~

说起可燃冰,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未来的新能源也是一种绿色能源。近年中国的蓝鲸1号可燃冰开采平台也创造了可靠开采可燃冰的世界纪录,然而可燃冰的资源是分部在世界的海洋里,茫茫大海如何能准确的寻找到它,那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科考船,那就是可燃冰综合调查船。

x3 N" L: C5 y; |) ?8 s8 r M
7 B& ?* w, {& d% K4 y# H( M
8 z1 }- {. g7 l( o

说起中国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大家肯定一头雾水,但说起海洋六号,我想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这艘科考船。她是中国第一艘电力推进的科考船,她的外形和江南造船厂2005年8月交付中国海洋局的中国海监83船,也就是现在的海测3301船近似,相信是在此船型的基础上修改设计的。

. k Y" V+ K/ ]; m& R- Q P- W1 C6 U
1 k3 H' q+ s& V. M, q \) D, A4 H

海洋六号是中国首艘可燃冰综合调查船,她由武昌造船厂于2008年10月建成下水,并于2009年10月交付使用。该船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所有,以海底可燃冰的调查为主要任务,其它也综合了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地质调查等。

$ C3 {, }: X1 c+ H

该船的参数为:船长106米,型宽17.4米,型深8.3米,满载吃水5.72米,满载排水量4650吨,最大航速15节,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定员65人,适航航区全海域。

8 D' Y+ M. P" i, `* [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此型船比原中国海监83长度加长了8米,型深增加了0.5米,满载排水量增加了670吨,所以相应的航速下降了3节。

7 u. d8 S$ ]0 O7 e* s
- {3 g3 A5 e6 q- z, I" D# M/ z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六号调查船是中国科考船里第一艘采用了紧凑型吊舱装置的全电推进船,电力推动系统配备有三大一小(1900kW×3+760kW)共4台柴油发电机,可以根据使用功率的需要而进行组合,此外该型船采用了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先进技术与设备,因此取消了传统的舵和螺旋桨,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短轴,通过齿轮传动而带动螺旋桨,即形成了一个动力吊舱,从而可以实现360度原地回转,无级变频变速,操纵性非常灵活,这一特点非常有利于调查船开展工作,也因此大家不难发现她的驾驶舱布置在船体的中部,这样在她原地360度回转时驾驶舱永远处于中心点上。

5 L: e8 z/ F# ?
! Q9 I: Q# H0 `3 Y' t) N/ d

身为综合调查船,配置有4500米级深海水下机器人“海马”号(曾经配置过4000米级水下机器人“海狮”号)、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浅地层剖面系统、长排列大容量高分辨率地震采集系统等。全船分为地质调查、地震调查、声学设备换能器三个作业区域,调查设备分为地球物理调查系统、地质取样系统、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ROV)系统和水文调查系统四大类。其他的还有如超短基线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系统、CTD系统、地热流探测系统等等,以及支持这些设备工作所需的船载设备,同时,还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减或更换其他有关的设备。

) L" S! G0 q- ^& q* i& Q; \
7 V6 w& f, m2 i( v+ T
a, A( P. o2 F. y6 {

除了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船上还配备了深海地质绞车,深拖绞车,ROV绞车,π形吊,A型吊,折臂吊和伸缩吊等提升设备。

' @- u6 b1 E6 |( Q% V

海洋六号吨位看似不大,但设备器材齐全,不愧是一艘功能齐备的综合调查船,服役9年来,海洋六号已经完成了十次深海大洋科考航次和和一个南极科考航次。她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海域、太平洋和南极海域,她为中国的海洋科学调查事业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7 r2 S Z& [! N2 h# f7 P+ s# `
' o0 ?$ ^4 ^- i& g - [2 T# _' i/ W- L. H9 \; Q0 u* e- U; x7 }; W' Q : N1 n) @2 t7 j' j) c3 t" _ 1 U( z, I, j2 \# U: }9 {; \*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昨天 19: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