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地质室主任石学法:向海洋寻找稀土资源!在深海科研领域开疆拓土!

[复制链接]
# w! Z0 L; |8 }2 O5 J5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 U( q" _  [" o/ f- `% [4 N3 o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室主任的石学法</strong>
4 F$ J6 |: r5 ^" J
* S8 s  S9 I  C% `$ U2 Z“这次发现是最好的生日礼物。”2015年,石学法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正是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在印度洋发现了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为国际上首次发现。今年,身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室主任的石学法,带领团队再一次聚焦深海稀土资源精准勘探技术攻关。
3 f7 u/ n' q8 `" N  N- ~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稀土便是“工业的维生素”。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稀土有着“新材料之母”之称,在工农业和尖端科技诸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堪称“万能之土”。# c. a" g1 N& w' v7 y7 O
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资源大国,但绝大部分已知稀土资源都集中在陆地上,而石学法却提出,要向海洋寻找稀土,“深海稀土资源量是陆地稀土的2000多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7 ]) u7 h" r% ]6 N4 I6 i
2011年,日本科学家宣布在太平洋里发现了“富稀土泥”,引起国际上强烈反响。尽管在当时许多专家并不相信这项发现,但凭着多年研究的直觉与经验,石学法立即向中国大洋协会提出了开展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的建议,并于2012年成功在中国大洋协会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深海稀土研究课题。% i  t" P2 f; p0 W; W4 o& C' J
在此后的调查研究中,石学法提出的在中印度洋海盆、西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存在稀土富集区的可能,先后得到证实。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中印度洋深海稀土的发现。8 _8 T8 z9 x4 T+ h9 Y9 i
2015年,石学法担任大洋34航次第5航段首席科学家,第一次在中印度洋海域开展稀土资源调查。“这个航段开展的并不顺利,第一次重力柱取样没有成功,没有取上沉积物样品。”石学法说,5月份的印度洋海况很差,航程伴随着惊涛骇浪,晕船成为家常便饭。( w" k) P( M! Y; \4 c( I4 w+ X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理想的沉积物样品被成功取出,现场测试发现了富稀土沉积物——这不仅验证了石学法前期提出的工作设想,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回忆当时的场景,石学法说,“我至今还能记得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我感谢所有人。”' Y/ C7 A; H$ g; b) b
自1989年攻读海洋地质博士学位开始,石学法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地质学的研究。
) p' W3 {7 g( H经过30多年的积累,石学法带领团队首次实现了对亚洲大陆边缘底质的系统调查研究,初步建立了亚洲大陆边缘底质数据库,编制了亚洲大陆边缘首幅1:300万沉积物类型图和沉积环境分区图,使我国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系统拥有这一广阔海区样品资料的国家。% h$ O* e+ X7 ~! W' N
除了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外,石学法还兼任中国大洋样品馆馆长。“大洋样品馆为更多从事深海研究的科学家提供了支撑平台,这项工作和从事深海科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石学法说,“这些样品在我眼中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样品都是一部浩瀚的历史,等着我们去解读。”+ z3 x  \+ C- k/ m( J. y
; c4 p- f7 W& o! S2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f0 n; U: a
) v# {: m  u) K# k- H6 l

3 V, F+ l1 x) z5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 D0 D1 A, ]% V. f; y# T: u! `0 Q  @2 c6 I2 d1 j0 J
9 o2 H" w$ N( h# L& c, ^& I
信息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记者:杨帆 原题:人才兴鲁展风采|石学法:向海洋寻找稀土资源。
5 I/ Q" k# E7 r1 O% m! ~; T" c;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