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解释了,赶紧上船!中国洲际导弹竟有如此过往!

[复制链接]
; @3 u/ ]( p% B; T J5 g
1 `- j9 t1 |. h$ m# U

1970月,周恩来亲自批文,由海军政治部向海军不同部门的十七名干部,发出了秘密调令,去到同一个地方——广州市郊白鹤洞的广州船厂。

; Y5 A% P0 s- O( w0 _

当时的船员回忆:“指导员通知我立刻到广州报到,干什么呢?他说不该问的你不能问。”

8 ]% ^: C& d% _' ^0 u

神秘的氛围笼罩着整个船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C, B9 P c1 A) B2 I+ J
7 R4 r" Q6 N4 ?) l K' h2 z+ K; w8 N- ^( [ 1 {; }- e5 V/ R% y" a$ p+ M# e 重播) c+ j0 R0 ~+ \ w$ }( L, ^+ r: U , u9 i( ~1 @: o; L: E1 l( U : a9 Q, \' p6 W) y 1 ~- j+ g3 T& O8 U$ k$ k8 k4 i* i$ x3 R6 G' M5 q, O# @ s0 v& ` * N4 ?4 {. l U
播放
6 w- B0 ~" T9 O) \) d7 z8 P e! f. O 8 Q- Z8 |3 \/ s( u e 00:00, E! x3 P6 q6 J5 @ /3 V7 P. o$ j* B" w 00:00 6 d9 u; j6 Q% V( b 正在直播( n- f: E: p- O8 _6 J5 X; s ( z* L4 O9 F9 \: L) T7 |* j$ I1 Y" X7 H $ s+ K$ O: q9 e4 b- |* [) i 7 s; D2 a$ x) ?5 ~
- Z \& E5 C' G$ N; i 0 D$ u8 A4 m) m2 Z' y
00:00
& k4 H. `7 h6 i$ A/ y' T7 H+ ` 5 U" E: `4 q9 A! U# E6 g8 v z
0 s( A2 x" n* F0 y6 l/ {+ T# Q3 E/ y. N- p% @) ` 9 a' [# w2 T$ A6 z+ J4 y/ Y m + `7 `. q6 a3 x4 o2 g# p- j3 q$ V; b1 P7 i* P ' L; N4 m: j2 k! V( X o& {
进入全屏
9 V) p! b# k, J" c2 a+ f2 P 7 a$ ^* c) Z4 R4 k. | }0 T- D. w2 t3 J: Y 5 {" `3 i: R$ q% i. u' u 2 S" O# m2 a( |+ D. }3 K* w
50
5 z3 R# l- n. G) D1 Z : c7 G$ A- q9 V; f6 v5 P ) p5 L$ P* Q0 ]7 G7 j1 E2 l9 R. @) N2 C4 R. B; ^9 J / X, v8 y W0 p* L+ ` 3 E& U& B( ~3 [1 s0 U1 v. ^5 c+ L2 N / b8 o- o0 C* A( d4 F, K 1 g3 h s; c- @0 ]& M; g, |* C: E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2 y, Z' ^" U: R" o- m. p2 E" f/ _- i1 `% z4 F ; h& N+ {0 @' e% X' B3 H# e% h% G 5 f: l) \; g! g) N
8 C- y" e; h. {! }$ `

跨越大洋,为洲际导弹选靶场

$ Q. F# s4 [; k; Q

早在1960年,中国就研制出“东风一号”近程导弹;此时钱学森就提出了关于我国研制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

4 J! L# Z' y5 {4 o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进行了原子弹、导弹两弹合一的试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是要想形成反制超级大国核威慑的实战能力,必须提升投掷能力,仅仅拥有近中程导弹是不够的。

* [- v: F$ q- L8 `: x( i

中国的导弹必须具有发射到万里之外的能力,这就需要进行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

6 G+ W V0 g- o0 Y

5 {4 i$ B0 {3 h) B8 ^3 Q

(图片:钱学森提出发展洲际导弹)

: g" p" ?0 h7 j& a& r

洲际导弹,通常是指射程大于8000千米的远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具有比中程导弹更长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

. d6 C1 a: A4 _1 d, G1 D

通俗一点说就是可以从地球的这个大洲打到另一个大洲的这么一种导弹。

0 Z8 q6 {2 b/ ^5 V+ e

想要完成洲际弹道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必须首先完成靶场选点。为此必须组建一支远洋编组调查测量船和护航舰队,对相关海域进行考察

% h# j) V* k$ }7 ?1 Z

可以说,中国人向大洋的跨越,是由战略导弹试验逼出来的。

0 J# Q1 ~* S5 N+ L! Z; Y

1967年7月18日,国防科委将发展洲际导弹和建造编组远洋调查测量船舶的研制工程计划上报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手中。

/ ]* w2 Q4 P; y9 u

1968年,毛泽东正式批准了实施这个宏大的工程计划,这一工程以国防科委上报的日期为秘密代号,被称为“718工程”。

; t/ p; }0 d: R1 R, O

白手起家,商船变身科考船

9 `; h1 l' q$ ?( _: C4 D! U

“718工程”被交由国家海洋局完成,确定为国家海洋局的一号绝密工程。

: `9 j/ }( W$ m9 N- t! A

然而第一个任务“准备一艘远洋考察的船只,进行靶场选址”,对当时的国家海洋局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8 l5 C3 m) U, k1 U

当时国家海洋局的专业调查工具主要是一批从海军各舰队接收下来的旧的登陆艇、拖船和扫雷舰,最大吨位不超过800吨。

. V1 G# _$ R0 Q1 H

国家海洋局到哪里去找合适的探险船只?

+ d% p7 Z: ]4 E. d% c) h% E; c

9 ?5 z! @! x0 A+ D( H3 k

(图片:“长宁号”)

/ J6 K& J+ @" z- N5 U. _) F+ j7 S

此外,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大洋的水文气象乃至水道测量都是空白,所要确定调查的南印度海洋海域从未有中国调查船涉足过,甚至连基本的航行海图都没有。

, s* A2 Z2 d+ X. x3 v& o' q

洲际导弹靶场设计的许多调查项目更是中国人没有做过的。

8 j; J$ w0 P x' w

尽管困难重重,在国家海洋局的多番搜寻下,1970年,国家海洋局找到了合适的船只——交通部广州远洋公司货轮“长宁号”。

* m6 S4 m/ Z1 M; ]" O

“长宁号”是1966年由波兰建造出厂的,使用不到四年的时间。而且船的吨位比较大,有改造的很好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它的续航力和抗风能力很好。

- V9 V |+ k% A

自接管之日起,作为杂货商船,“长宁号”的历史使命已经完结了。它被开进广州船厂,去完成它作为一艘科学调查船的身份转变。

1 M+ u! {, k) C. b7 y! q/ h

不能打听!绝密“向阳红五号”

% v5 n+ @" W( E& s- o+ y

1970年9月19日,海军政治部的一纸秘密调令,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科技人才,从天南海北汇聚到了“向阳红五号”船上。

" e. g6 n1 d3 Q4 _; B; ~0 Z

然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次工作的任务是什么?于是,各种猜测出现了。

' i0 S8 q- S1 y+ ^! i" q, [ J) {

神秘的氛围笼罩着大家,终于有人忍不住向领导打听了。

; `9 K, i4 H4 a8 {/ ]8 e4 z6 x. I

但是这位向组织打听任务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而是在第二天就接到了调回原单位的命令。

2 w6 ^2 X% \1 k( M, O

- d# |% n3 k5 X6 H+ z- h

(图片:“向阳红五号”登岸离船证,工作的保密要求可以窥见)

3 G- ^- }! w k1 G

不过这个绝密工程还是险遭泄密。

$ W, n6 ~% O+ R

1971年的夏天,英国《泰晤士报》的醒目版面刊登了一则消息:中国正在广州造船厂改装一艘“间谍船”,船名叫“向阳红五号”,得知消息的周恩来总理大为震怒。

7 q3 w( o. h# ?( U4 b

原来,广州造船厂的一位技术工人因为不满船厂繁重的劳动,偷渡去了香港,几经周折也没能找到工作,便向香港某机构提供了一个中国内地的“绝密情报”。

. \9 N3 q3 R8 X! J

关于中国正在改造中的“向阳红五号”的情报被英国一名记者捕风捉影、如此这般地描述一番后,登在了《泰唔士报》。

/ x( S! ~4 p/ u- g

不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亲自到船厂检查督促保密工作。从此,一个机密的大红印章,彻底盖住了所有人对“向阳红五号”的好奇。

, }) D' G3 f% g) {

其实“向阳红五号”就是由“长宁号”改造的海洋科考船。作为国防机密工程,对保密的高要求不言而喻。

6 `5 J* V- S3 _9 }4 H

从“长宁号”到“向阳红五号”,中国第一艘远洋科学考察船的诞生经历了哪些曲折?

4 H/ i6 t# v" g2 D& f. L0 r

从大陆到大洋,中国将开始一场怎样的艰难跨越?

) H3 H( s/ g% w- h) K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晚(7月17日)20:00,CCTV4《国家记忆》为您讲述中国秘寻洲际导弹靶场的故事!

+ H/ ~1 Y# L2 L" x
8 p8 U, q- r; P1 s+ b : z% e1 C% |" u" g, o( ] " [- f6 G( g8 K% X 4 z7 j# K; k5 M) m4 V * P; W+ m3 H0 q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邢雷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