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h$ Q1 q2 _6 Y2 y& S! |
原标题:海南思政课建设这五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局 海南省国兴中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经验成效展播
, g" m; N# L9 O% A 海南思政课建设这五年
B0 f/ |4 X g 编者按: & D3 y7 o9 H# g$ ^7 w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海南教育系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 7 G8 p& E; A5 O# b- N/ z
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来临之际,海南省教育厅官微推出“海南思政课建设这五年”专栏,宣传推介海南部分市县、高校和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激励引领全省学校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 g" d- c# k% c4 T& o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p+ c0 N2 B6 N/ ?* _
“三发力”“三提升”
! J; B# W7 g, S 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 u7 e/ d2 @4 n* d2 z N( 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 p. ~5 C8 n) r' J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五年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落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提供了坚强保证。 5 W# |. ~/ F' a; v/ _
一、在政治导向上发力,优化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供给 ! z" ^8 N& n" o0 i) Z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需要自身积极努力,也需要政策保障支持。学校党委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研制出台了本校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突出校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常态化召开思政课建设专题会议,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体作为重点学院、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师资队伍列入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建立完善选聘思政课教师的体制机制,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在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培训制度,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推进培训系统化、专门化;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为关键”的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设置专门的思政课教师职称晋升指标和评价标准,确保思政课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单独设置“思政理论课类”校级奖项,在优秀教师评选中专项设置“优秀思政课教师”奖项,确保在评优表彰、岗位评聘、职称评审、人才推荐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O, M7 }4 X. W# w$ }
二、在机制创新上发力,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 h; p+ {6 _: L6 Z- l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引育机制创新,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质效齐升。学校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要求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思政课教师优先计划,择优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在校内选聘政治素养高、教学业务强的党政管理干部和辅导员转岗竞聘思政课教师,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五年来,引进获得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2名,同步推荐11名专职思政课教师赴985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化率由18%提升至29%,思政课教师数量较2019年增长83%。此外,特聘“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复转军人、党政领导、社科专家、候鸟人才等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初步建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 S3 U5 Q z/ t* h5 ~0 F 三、在铸魂育人上发力,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水平 + Y! O( A% I) v7 C- Z+ y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思政课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学校坚决实施思政课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将政治思想把关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各项环节。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红星闪闪”工作室为平台,坚持开展“手拉手”“传帮带”“导师制”等教学能力大练兵活动,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互促并进。五年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粤桂琼赣滇五省、海南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通过组织参加高端思政课赛事活动,也进一步开阔了思政课教师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视野,促进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学校还依托“强国梦”“复兴伟业”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鲜活生动的实践素材,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育人实效。《思政课“立体交互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获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学校每年邀请“时代楷模”曲建武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教育引导思政课教师增强育人初心、锤炼育人匠心、砥砺育人恒心,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2 G- o- u) t: {2 k0 E: |# S
 8 D9 d& E7 \( W,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k4 I: c* F6 y2 h" }" K
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局
4 c6 \; g9 G4 {( i" I) d! F" k0 B" B 创新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
2 z4 V* c* P: Y8 n% A9 J& h 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 ) T5 Q( [" }* H: X9 ?( c1 t
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局
7 f& h' r5 q! U& N: P5 ?& [ 陵水县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积极探索构建思政“大体系”、筑起思政“大平台”、打造思政“大课堂”、锻造思政“大师资”,着力提升学校思政课建设水平,加速形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 8 w( v6 o# C% ?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思政“大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陵水县将思政课建设作为完善学校思政工作体系的关键,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思政工作,为全县教育系统加强思政课建设定向领航。健全完善县委领导联系学校和上思政课制度,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主题教育等为契机,组织实施“学校书记、校长大讲堂”“百名学校书记、校长上思政课”“我为自贸港建新功”“学习身边榜样”“德育情景剧大赛”等系列育人活动,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将思政课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将立德树人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 q; X: q- ~) p6 Z' h+ O Q: f
坚持优质练兵,筑起思政“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陵水县积极探索思政课建设新路子,推行思政课“大比武、大培训、大考试”活动,搭建起结对合作、互学互助、校际交流的大平台,已开展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集中培训活动共1525场次,努力打造思政“金课”,有效提升思政课育人质效,示范引领全县思政课质量大幅提升。1名教师所授课例《坚持改革开放》被选为全省优质课,并入选2023年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名单。1名教师获2021年全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2023年全省高中政治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省教学能手、教坛新秀。
, o! K! w* \+ ? 坚持聚合资源,打造思政“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陵水县积极拓展“学校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思政课程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内涵,以研学为抓手,把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程建设。充分用好陵水南门岭革命烈士纪念碑、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文罗坡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追思英烈、瞻仰宣誓等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讲好陵水红色故事,深化思政“行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积极探索“线下+线上”双育人思政课程模式,充分利用“五四”“六一”以及建团日、建队日,开展“我为大家做好事”等社会实践活动,以积分制打造陵水育人“三联”新模式,被《中国青年报》宣传报道。充分用好陵水融媒、陵水教育、陵水青年等公众号,依托“青年大学习”“新时代好少年”“红领巾爱学习”等线上学习活动,让思政“大课堂”延伸到家庭、到社区、到社会。将思政育人与特殊关爱融合推进,“红心匠心育童心”品牌得到省妇联高度肯定,成为陵水特教工作一大特色,陵水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支部”。 $ |3 B6 D' @4 F& e& K/ }/ P
坚持引育结合,锻造思政“大师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陵水县始终坚持把思政课教师培养作为思政课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推进。坚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育结合、双轮驱动”,在科学测算全县思政课教师底数的基础上,充分用好“招才引智”“聚四方之才、共建自贸港”平台,探索建立思政教师“绿色通道”引进机制,通过“百场万岗、四城同招”等多种形式,共补充思政课教师252名。通过外引内育,实现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思政课教师全部配备,基本建成思政课教师“县、镇”全覆盖体系。注重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实施思政“青蓝工程”,以县属校、乡镇中心校专职思政课教师带教学点、完小兼职思政课教师的校际结对帮扶模式,加强思政课教研协同建设,促进县域内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素养整体提升。
% Y# E: O# l& m) b# l/ n 
. X, \: ]' |6 a, u& \+ f4 S 陵水黎族自治县积极拓展“学校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思政课程模式,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内涵,以研学为抓手,把陵水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课程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政育人水平。这是学生在王伟希望小学开展“缅怀英烈”思政课改革育人社会课堂红色文化研学实践活动的场景。 ! ?* J7 h+ v) Q; d3 m2 @& L. z
海南省国兴中学 3 Y2 ]+ D9 R6 o c: s8 C# J
突出办学特色 强化辐射带动
: N1 L( G$ Y1 o( E" k0 q: [ 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 N% Q% G( L A" a$ k
海南省国兴中学 7 S5 U& N% f3 a! o: \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海南省民族基础教育的“领头雁”,海南省国兴中学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办学特色,强化辐射带动,在实践中持续优化课程教学和校际交流,努力办好思政课这个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 X) ]5 H6 G4 F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科教学中。学校坚持以传承弘扬“民族红色基因”为切入点,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延伸,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精心打造“大思政”课堂。政治学科举办“中华民族知多少”知识竞赛、宪法知识竞赛、法治海报设计大赛、时政述评、观摩法院庭审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历史学科开展“图说中华民族发展史”“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知乡史、爱家国特色作业”等系列活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艺术学科开发黎锦、苗绣、竹竿舞、竹木乐器、黎苗童声合唱、蜡染等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艺术和体育学科协作编排具有民族特色的韵律操,如今人人会唱民族歌、人人会跳竹竿舞,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文化氛围。这些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感受到各族同胞血脉相连、手足相亲的深情,从而更加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 W9 S1 T: ]1 ?: l- @ z4 i/ H- F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实践活动中。为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对新生开设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海南黎族领袖王国兴的爱党爱国事迹,传承“民族红色基因”。在重要节日瞻仰王国兴、王越丰铜像,已经成为国兴中学师生的一项重要仪式。学校每年举办“三月三”民族文化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风民俗研学活动,深入感受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组织学生成立模拟政协社团,为家乡、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使学生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举办模拟联合国大会,让学生在国际比较中进一步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组织学生参观海南省史志馆、海南省规划馆、校史馆,让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组织学生参观马白山将军陈列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难的革命斗志、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后备人才,学校以举办“青马班”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 `6 s" H/ H6 Z1 G8 r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基础教育辐射中。作为民族学校的“领头雁”,学校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积极承担起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任务,为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的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与保亭县政府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通过集团化办学帮扶民族地区薄弱学校发展。落实《推进海南省民族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规划》,牵头组建“海南省民族基础教育联盟”,进一步挖掘民族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与省内民族学校建立制度性联系,联合省级教研部门定期开展送教送研活动,形成更广大的培训、交流、学习平台,形成互相支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组织开展“首届海南省民族地区初中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暨校际交流活动”,采取“先研后赛”“以赛促研”的方式推进,11个市县30所民族学校的150多名初中教师参加活动。通过帮扶交流,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教师的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推动海南省民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积极贡献。 , E. u1 f/ C. M7 Z# T* o1 O1 b: i
 * n" B% G5 k0 ?2 I$ A4 m
海南省国兴中学非遗传承人陈丹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黎族织锦操作,感悟海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5 [/ O8 |/ ^ ^: y# w# N I Z) i; T$ Z% x3 s' i0 Z
责任编辑: & a V9 B) D' B! ?( Q* n
) E) t+ x" n( F
6 ` p+ ?8 h/ M- E; L&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