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测绘集团旗下南方海洋总经理张鹏飞受邀参加溪流访谈。作为一家国内最早从事测绘地理信息装备产业的企业,南方测绘的产品涵盖了测绘地理信息的所有门类,当然也包括了海洋领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张鹏飞一起,共同探讨海洋勘测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 7 I( _! p. B p( t- t4 O" j
访谈内容 $ ~: V" z, ~( N
⊙溪流: ' a' @ f% A8 J" o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是南方测绘的第一批用户,当时所用产品是海上信标机与海洋导航成图软件,至今印象深刻。21世纪是属于海洋的世纪,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8年南方测绘集团成立了广州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充分说明了南方测绘集团对于海洋的重视。在此,首先请张总给网友们介绍一下,南方测绘集团成立海洋公司的初衷?
; a3 Q2 }# Q$ C# J ⊙张鹏飞: 2 X, c8 x" \$ _4 O5 i: A$ t# k" q& K
首先感谢奚总能提供这个机会,奚总不遗余力地为海洋事业奔忙,创办了溪流会客厅,给众多海洋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我非常的钦佩。南方测绘从事海洋产品研发始于2002年,2004年生产了第一代信标机和测深仪,同时也研发了海洋成图软件等一系列海洋作业软件。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全系列的海洋勘察产品和解决方案。
& C* h p3 s% ~( C x- Z/ u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南方海洋成立的初衷,海洋勘测装备实际上是需要测绘、电子、计算机、声学和海洋技术的融合。成立海洋公司能更好的支持专业化发展,同时具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性。希望能够在海洋勘测行业上做一些事情。发达国家都是海洋强国,我国海洋经济所占比重还比较小,无论从经济考量还是战略考虑,发展空间极大,我们要跟随国家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 Z/ q; {' k' e$ o! S ⊙溪流:
6 e6 T- i4 j: L6 h' U$ g" |+ j 听您的介绍,南方测绘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数十年,在中国这也非常了不起,在此要特别祝贺南方测绘。刚才您也介绍了,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道路,南方海洋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既不排斥国外的先进装备,又以实际行动支持自主研发创新,这里就有贸工技与技工贸两条路线,共性的特点是如何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以需求为导向,我这样理解对吗? 3 t8 i J' d( y) U2 H+ L- M+ i- q
⊙张鹏飞:
* `; y8 V8 I3 a% m% J 南方测绘的核心理念是做好基础地理信息测绘产品,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经营思路。
; }' C2 E7 f3 _9 q8 i( z* N 对于贸工技与技工贸两条路线,我认为每个海洋业内企业都具有其核心价值,我们要做好整个海洋及内河市场,需要兼容并蓄,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具有优势的企业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合作体系中来,整合各自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与服务。这中间既有国内的企业,也有国外的企业。 9 }: ?0 W! m9 P
我个人一直比较支持国产,走国产化道路,南方一直会竭尽全力,以实际行动支持自主研发创新。但我们都非常清楚国外工业化几百年,有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熟悉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促进我们自有产品的迭代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 `- j* [) [- n 以需求为导向的贸易路线只能解决技术应用的问题,是眼前的利益,海洋装备制造的核心的问题在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是长远的利益。以技术革新推动需求,是创造高利润的有效方式。贸工技与技工贸路线的选择在于企业自身经营过程中的时机。不同的时机会采用不同的方式。
" {( U: C: M# C4 x! o 我们在看不见的底层研发做了很多工作,这中间也走了很多弯路,比如我们早在2008年就投入了大笔资金研发多波束,生产了一款工程样机。但市场不成熟,一直没有销售订单。我们在2012年推出的测绘无人船,在开拓市场的时候吃尽了苦头,产业链不成熟,用户没用过,认可度低。现在无人船市场已经比较繁荣。 7 c; ]& _7 C& H! F n0 i
南方海洋的发展主要有几个阶段,早期南方海洋专注于海洋工程施工整体解决方案,这个阶段聚焦海上施工,比如疏浚、打桩、炸礁、铺排、软基处理、海上工程安装等等。由于长期从事海上工程,很多人经常与用户一起驻场,和现场人员一起解决各种施工难题,我们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非常专业且擅长于海洋施工问题的处理。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和产品。我们也非常感谢中交几大航道局,把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一带一路国家,也让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2 g+ D* {+ R' v0 t9 H/ \, u1 z3 w! j 第二个阶段是从海洋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海洋勘察测绘、物理海洋装备制造的转变。这个阶段接触到了更大得市场和更多得用户,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磨合,为我们综合性发展趟出了一条路。
* ^) v4 B& O! z0 C 第三个阶段是从海洋装备制造到海洋信息化产业的过度。不仅要关注海洋,也要着眼内河水利、水文、航道。这个阶段和上个阶段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两个阶段都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持续不断的积累。 : @ ~& m* {. f5 o5 [
我们第二阶段还没走好,第三阶段刚刚开始。有很多合作伙伴在第二阶段就转型到工程服务或者装备与工程服务相结合,也有一些转向更专业小众的海洋装备方向。走好海洋装备制造这条路,掌握核心技术,全面国产化,慢慢向海洋信息化过度,是我们的长远目标。 : r" N( r/ o$ a9 n5 o4 k9 H3 M4 }, S6 e
⊙溪流: . H1 t9 k5 W4 `, S6 e: D
是啊,您说得对,企业发展套用一句老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借此机会,要再请张总介绍一下南方海洋目前的产品线布局? " p3 F) N' l9 L1 r1 e( d# }
⊙张鹏飞:
- T" l# l' ?( @' X: Q( y 我们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包括定位、测深、勘察、物探、水文几个方向。定位产品有S83系列RTK,工程船舶使用的SV106和SV133定位定向罗经等等,这些设备都支持北斗精度。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北斗精度”,PPP精密单点定位,不依赖于岸基差分源,单主机收敛精度可以达到20cm以内。成本极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海洋上高精度定位的问题。
' M' l. B1 ^$ R; [ V 测深产品包括单波束和多波束,单波束有适合小型无人船搭载的18S,以及高功率深水测量的SDE-230,也有和海鹰合作的海洋之星便携式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产品有南方单人便携式多波束产品T400和代理的T20、T50、T51等高端的多波束产品。 4 B2 a, K, E$ w
有专门为无人船研发的一体化的SE-2、SE-3参量阵浅剖,也有适合大型船搭载的分体式SEP-1浅剖。国产侧扫声呐和9波束5波束等测流的ADCP等等。我们还有小型、中型、大型无人船等产品,能够搭载多种海洋勘测装备。
4 l0 N) ^' M' q1 k 除了硬件外我们还有非常丰富的软件产品和应用平台。以及南方测绘生产的地理信息类软硬件装备。此外我们还代理了很多国外厂商的高端海洋装备。 G, C2 \# Z+ j- g% [
⊙王六丫: 1 E- [# r' j# d9 `* h$ A
看到您放着直播台上的产品,是多波束吗?请教一下张总,它与国外产品相比有什么自身特色吗? + T$ k4 T! A* E: \" l
⊙张鹏飞:
4 P8 Z# W; L3 b) b" E) ~ 我认为多波束的发展有2个趋势,一个是精细化扫测,这一点我们代理的丹麦RESON系列多波束做的非常好,特别是新推出的T51-R产品,不仅有350-430Khz的常规频率,还支持700-800Khz的高频,开角0.25-0.5°,可达7倍扫宽,把水下精细扫测做到了极致,特别适合用于风电桩基础和海上设施等的调查测绘。
! e' {1 a5 P- U5 y
5 l4 L( r. o+ i! J" O4 C 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小型化,轻量级。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在内河浅水作业,不需要扫测的很深很精细。我一直设想有一款测深产品,既能有多波束的测量效率,同时又有单波束的重量体积,方便携带,还要价格便宜。鱼和熊掌兼得。你手中这款T400多波束,就是专门为这个需求设计的。
. T; q* r9 H7 ]: v- z- g6 B T400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双肩包即可囊括整个多波束系统,方便在内河水域快速施测。同时也可以搭载在小型无人船上。这款小型化设备与进口设备相比成本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和小型测绘团队购置。
2 ]$ R; \- _& C* l+ c3 C# T ⊙溪流:
. C7 x/ y2 J( q/ V 关于测量无人化与小型化,听了介绍,我感觉方向很对。个人认为,测量单位使用无人艇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劳动力,这里会涉及安装方便,尤其是艇只下水与回收作业也要便携,1-2人即可收放才是为了解放劳动力,反之就没有解放劳动力,反而是增加了劳动力。另外,我的印象里,南方测绘一直关注于施工领域的工程化应用,以解决行业痛点为抓手。对于海洋勘测施工,你们有一体化解决方案,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海洋勘测施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具体举措?
1 [7 B$ H- C1 e ⊙张鹏飞:
% ^& v7 Z' {0 W& c/ L( m 我们现在推出搭载多波束的无人艇,船长在1.7m左右,还搭载了小型化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收放两个人就足够了,肯定是解放了劳动力。 0 Q: h# p1 j5 k5 j, e. J
我们在海洋勘测施工的解决方案分为前期勘察、中期施工监测、后期巡查维护三个方面。 " S S4 a5 Q7 P8 ]$ p. O' Q! K. j
前期为勘测测绘提供多种装备与技术手段,中期为船舶及施工提供定位、定深、定姿、施工支撑、产量监控和信息化调度。后期为设施安全运维提供数据依据、平台建设和业务系统。
7 { K7 P6 K1 G: \2 o 我们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和磨合,对工程施工有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比如海上船舶施工与风电运维,如何让主船和辅船之间进行有效调度与通信,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工作,也有非常多案例。其实,有很多海上施工方案是我们与用户一起商量解决的,因此会比较贴合用户实际需求,也借此机会特别要感谢我们的这些施工用户,他们会有很多比较好的思路。 + t/ h+ K% ^6 b O ]
⊙溪流: / s/ Q, n* u m- \, X1 X
作为海洋测绘领域的专家,也请您来谈谈海洋勘测的概念与定义? / X1 @0 W1 y7 b% u4 [+ X( y. s
⊙张鹏飞: ) V7 z% ^; D3 w1 O& r* `; y# h; Q
海洋勘测顾名思义由海洋测量和海洋勘察两个方面组成,现在的海洋测量包括海洋定位与导航、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潮位观测、海洋水文测量、海洋遥感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声呐扫海测量、滩涂地形测量、岸线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重于海洋几何场及与几何场有关的物理场测量;而海洋勘察则包括钻孔取样、单道地震、多道地震等内容,重于海洋地质条件的勘察,广泛地应用于井场调查、海洋区域和地质调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等。其中浅地层剖面测量既是海洋测量的一部分,也是海洋工程物探的重要组成,有交叉,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时海洋测量和海洋勘察的概念也不能做到严密区分。 4 a; e* t/ Z% V w, `
⊙溪流:
, x3 D& A6 z4 y0 K, y 南方测绘集团在软硬件两个方向都有深度投入,尤其是软件开发领域,南方海洋成图软件一直是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界的标配。这些年,大家也对我国的工业软件的现状感到担忧,看到南方海洋近些年推出了浅剖采集后处理软件等相关工业软件,并不断优化海洋成图软件,在此,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南方海洋的工业软件研发情况与未来布局? 5 b V( j+ N5 }7 y4 O0 D8 b
⊙张鹏飞: # u, h/ F* B/ Y+ Q: T" {/ i( p
目前在研和投入使用的软件包括单波束、多波束、侧扫、浅剖、海洋信息化平台、海洋成图、海上工程施工系列软件等等,非常丰富。同时也为行业伙伴提供底层定制,我们一起把国产软件专业性和易用性磨合出来,超越国外同类软件。 - K, ~2 [6 p( R! r+ K. p

1 J9 B' u( ?; M! G# V1 D 南方海洋一直致力于为生态合作企业和用户提供极低成本的行业软件定制和专业化的软件解决方案,能降低合作企业的开发成本与用户的使用成本。在行业软件上我们不追求利润,只追求产品的体验感和专业性。希望有更多的行业伙伴一起参与进来。另外我们也愿意为合作伙伴提供云平台类产品和公有/私有云部署,为在线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4 d" I1 y7 b; X ⊙王六丫:
, S2 b9 R" W; H9 a5 K 非常感谢我们两位业内专家的分享,为大家解答了一些问题,在此我也想请教张总,我手上拿的产品是什么产品? - O* w+ u$ t; j; E- G, M5 s& ^2 x
⊙张鹏飞: - j" t& K% _! m7 ]) o9 C
这是我们计划推出的ADCP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内河和海洋水文测量,相关工作一直在筹备当中,先给大家预告一下,具体的产品情况还要等后期的发布。 " ~ R E$ I& s! ^( {* Y& G" L
⊙溪流:
8 d* m) w$ f1 N6 N. F 我们平台一直致力于海洋与测绘装备的国产化,希望早日听到你们的好消息。记得在不久前,看到你们公司推出的国产化参量阵浅剖,能不能在这里再详细介绍一下?另外,近期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海洋高端装备推出?
4 D. I$ G% e% w ⊙张鹏飞: 0 d/ J7 `4 M: s |) l( Y4 m" h
我们除了代理进口参量阵浅剖外,也和合作伙伴推出了国产参量阵浅剖。刚刚我也介绍了我们开发的地质大师浅剖采集处理软件。我们的参量阵浅剖在地质分层上非常不错,有比较好的穿透性与分辨率。产品上主要有适合小型化无人船搭载的一体化的SE-2、SE-3型浅剖和分体式的SEP-1型浅剖。在东南亚地区和国内海上风电和管线调查上都做了很多项目。目前生产供不应求,在此感谢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希望我们国产浅剖能越来越优化,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8 U, E0 s7 e/ [4 R R! O( Y
⊙溪流:
# ?: h3 r7 A) Z/ a% A 您是海洋勘测领域的前辈了,一直奋斗在海洋勘测的第一线,记得也主持了“我国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行业当前形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d& E, z6 u3 W
⊙张鹏飞:
% Q' t. a/ Z$ G9 [- z 当前,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产业呈多元化发展的势态。传统领域的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日常维护性码头、航道水深测量,还有一些改扩建码头、航道及锚地项目,但总体新增项目数量偏少,与近些年来对自然岸线的保护有关,也与目前港口产能过剩有关;新增的海洋工程测量项目比较分散,包括近些年围绕交通发展的跨海大桥建设,围绕新能源发展的海洋风电项目,围绕水下构建物安全的水下结构物探测,围绕海底管线安全的海底管线检测与调查,围绕海上石油平台开展的水下探测,围绕海岛、海岸线保护开展的水下调查,围绕海洋科学研究开展的水下勘测,等等。其中,围绕海洋风电项目进行的海上风电运维,和围绕数字海洋建设开展的海底地形地貌测量,是近些年海洋勘测领域的热点。但总体而言,这些亮点项目多数还是集中在头部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重点还是练好内功,借船出海。 , b& Y$ @3 E4 d1 C: Z: a# e
' D! ^6 i+ w; y6 @: l% E( c 我们的调查统计是依据全国招投标网的资料收集得到,尽管可能会有偏差,有些事业单位的业务化运行市场(如海洋科考)也无法统计。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国的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总体规模不大,与全国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模相距甚远,也少了几个数量级。面广、分散、量少是主要特点,针对水下测量推出的全国规模性普查项目几乎缺失,近些年唯一推出的普查项目是广东省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 @+ k9 m7 F, }5 i: e5 y. h 近些年智慧海洋建设成了各沿海省市的热词,要建设智慧海洋就需要建设海洋大数据平台,而缺少水下数据支撑的海洋大数据是残缺不全的,只有建立空天地海四位一体的海洋立体观测体系,才能真正为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发挥作用。期待未来的智慧海洋建设,能够真抓实干,把空天地海立体观测网络向水下延伸,让海洋大数据真正惠及涉海单位,更多惠及海洋勘测领域的中小企业。 : W- Y' X5 o) q7 h
依据我们的调查统计,截至2020年6月,获得海洋勘测资质的单位共有492家,涉及海洋、交通、船舶、电力、机械、石油、石化、科学院等八大部门,这充分说明海洋勘测与地理信息市场对行业的吸引力,也说明了各单位对海洋勘测市场的重视。 1 I* \$ B1 e4 E5 y' o' w& D0 Q
但应该看到产业还存在很多不足,有五点: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要想促进产业进一步的发展,亟需提高研发投入,掌握高新科技,加强与高新技术研究院校、研究所合作,培育新业态;二是人才培养方式严重匮乏,人才的短缺进一步限制了当前海洋勘测产业的发展;三是产业从业者存在学历偏低现象,部分企业本科人员占比不超过5%,人员结构以专科为主,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反映了产业整体的人才造血功能不足;四是企业营收差距较大,欠收应收账款普遍存在,企业欠收应收账款的现象普遍存在,客观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五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相比于华东、华南地区,北方片区发展相对缓慢,供给能力不足。 : F' _7 |* Q) k: N
⊙溪流:
8 F' x# T! Q2 d( h1 t/ N! S 近些年,由于西方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对我国的打压力度加大,海洋装备领域的自主可控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最后请张总介绍一下,你们南方海洋在海洋装备国产化方向的未来谋划与发展愿景?
3 a1 i4 Z: i" ?5 x, ~/ i ⊙张鹏飞: 4 l- b% U2 g; `2 X
我认为国产化的路不要急,但也不能太慢,要打好自己的节奏,一个产品的成熟需要产业链的完善,盲目的研发投入会加重企业的负荷,难以良性发展。走的太慢也不能分享科技红利。 5 A. s, O: y: J8 ]* \+ i' z
我们会先从小型化设备开始,逐步国产化常见的海洋装备。同时聚焦在某一款产品上,加大力度投入人力物力。确保产品品质上有竞争力,争取做到物美价廉。我认为海洋装备创新就是增效、减人,怎么样增加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是南方海洋装备制造上要重点考虑的课题。 - o, _1 @4 Z* i$ q+ ~; H
目前,南方海洋有非常充足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国产设备的研发上,我相信我们会持续不断的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国产装备。在此感谢我们的广大用户的支持,也希望与合作伙伴和海洋圈业内同仁们一起把海洋勘测市场做大做强。 
* D9 { w z0 f+ u+ W 今天借溪流会客厅这个平台,张鹏飞就海洋勘测装备及其发展与各位同行及客户朋友进行了交流探讨,南方海洋以行业痛点为抓手,不断围绕行业需求谋划未来发展,让国产海洋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未来,南方海洋会致力于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海洋勘测行业需求。最后,感谢溪流会客厅的邀请,也感谢各位朋友对南方测绘一如既往的支持。
! d# A6 Y. }6 w* p5 Y7 E 溪流会客厅是海洋测绘领域杰出的的自媒体平台,由溪流(微信公众号“溪流的海洋人生”主理人)创办。其理念为: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依托线上累积资源,平台始终积极拓展传播途径,深度参与测绘文化与科技传播,助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y% d! ^6 K& e$ T: }
溪流,真名奚民伟,高级工程师,浙江溪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83年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从事海洋测绘实践至今已有40年余年,曾长期担任海军沿岸测量专业验收组组长,先后3次被评为海军优秀科技干部,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2010年从部队退休,继续在地方从事海洋科技服务工作,2017年被中国测绘协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评为“第二届海洋测绘先进工作者”,现为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洋测绘》期刊编委,《海洋技术学报》期刊编委,新版国家标准《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2022)起草人之一。 文章内容转载自溪流会客厅
S# K( F3 b: A* e6 z. t
+ @7 ~0 Q F2 ^) i. M `) n* c+ S% I9 e1 U4 g1 Y
q0 r9 G5 L3 ?8 ]' y W& i$ v
% J& \3 V( k" h5 g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