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建奇葩海底电缆!3800公里直流高压,跨洲际输电纯属妄想? - 海洋电力输电线路

[复制链接]
/ p) w, _* N1 E* F& h; v" n4 \4 r
+ H5 f/ K% T& {: k1 j* G

给你一千个胆子你可能都不敢想,建设一条3800公里长的奇葩输电线,把非洲撒哈拉沙漠发的电,通过海底送到欧洲北部的英国,这都不是跨省、跨国,而是跨洲际输电了,这是纯粹的妄想吗?但英国人就是敢想,而且把它纳入了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另一端的摩洛哥也已表态支持该计划,这个投资高达250亿美元的项目,可能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 ~9 H ?! T) b& p

这个计划来自一家名为Xlinks的公司,他们设想在非洲摩洛哥干旱的盖勒敏-农河大区建设20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伏电场,再加上一个大型风电场,从日出到傍晚不停地发电,然后存储到5吉瓦的储能设施中,之后通过高压直流输电(HVDC)电缆,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附近的海底,输送到3800公里外的英国德文郡,预计于2029年建成,满足英国8%的电力需求。

f" K3 {4 K& ?

之所以要说奇葩,是因为3800公里长的输电线,可以说是闻所未闻,那么它究竟能不能实现呢?

$ K% H2 A7 R) T/ `% N) J5 a# @4 {
6 p, a. P$ d7 K2 m. W+ e

根据Xlinks的计划,这些电缆将铺设在欧洲的大陆架下,距海底约700米,电缆需要加固到能承受70个大气压,这些可能都不是问题,因为目前世界已经有类似的海底输电电缆,比如英国和挪威之间的北海连接线(NSL),长720公里,2021年投入运行;英国和丹麦之间的维京线,长765公里,预计即将在明年1月通电;以色列到希腊的欧亚互联线,长1208公里,最低点更是位于3000米的海底,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

$ d: G. L% z) B% R0 [8 W2 }

所以从技术上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就是3800公里的输电距离了,那么现在有没有这样的先例呢?

# |- M6 B, {2 B; C1 G: f p

刚才我们说的是海底电缆,实际在陆地上,早就已经有接近3800公里的输电线路了,这就是2019年竣工的我国新疆到安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全长3293公里,额定电压±1100kV,输电容量12GW,总投资407亿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输电工程。

+ ^5 g# m6 O9 T% V- d
/ g, f e( L1 y& W/ E

所以从这点来看,3800公里应该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了。很多人可能就好奇了,为什么不用交流电呢?现在不都是用的交流电吗?

1 c( e7 n ?, ?1 ?! r6 b) n

事实上现在的超远距离输电都只能用高压直流输送,这是因为直流输电投资更少,损耗更低,并且超长距离的输电,由于交流电的特性,基本是无法实现的。

- c i% }$ c; [# p4 F% t

首先是成本更低。直流输电在同等功率情况下,可以比交流输电节约1/3的线材,塔架也更简单,再加上交流电趋肤效应,也就是越靠近电线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致的电阻增加,损耗增大,电线截面积还必须加大,总的来说会节约1/3到1/2的成本。

) c7 X$ S- O; }0 g

然后就是损耗更小。由于直流电仅传输有功功率,而交流电要同时传输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导致交流电的损耗更大,一般来说,直流输电的损耗为每1000公里3.5%左右,而交流电要增加近一倍,达到了6.7%。

' ]$ e7 _ W. P1 d' [+ e$ s
' d! A) s a% q2 B* U

最致命的问题,其实是电容效应,让直流输电在海底和地下没有用武之地。这是因为在海底或地下进行交流输电,芯线被绝缘层和金属外套包裹,会表现出较高的电容特性,相当于一个长长的同轴电容,必须有额外电流来为这个电容充电,导致热损增大,温度升高,距离过长甚至可能导致短路烧毁电缆。而直流电缆的电容只在首次通电或电压水平变化时充电,不需要额外电流,因而不会导致热损和升温,更可靠,更高效。

( W" G' e! u7 N& k! ^, E3 ~& u

另外直流输电还可以在不同频率、异步的交流系统之间互联,新能源发电直接与交流系统连接等优点,但也存在技术相对复杂,换流站价格高昂且过载能力有限,额外转换设备导致的可靠性可用性降低等缺点。

4 M/ v& F" [1 [- t$ `- P( n

尽管如此,通过以上分析,实际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了,英国如果真要建设这条3800公里长的海底输电电缆,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可能更具挑战性。实际在南半球还有一个更具雄心的项目,这就是澳大利亚资本推动的澳洲-亚洲电力连接(AAPowerLink),陆上电缆长800公里,海底电缆更高达4500公里,发电功率高达20吉瓦,总投资350亿澳元,要将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太阳能电力输送到新加坡。

/ m H/ J' @6 |' y" d( [
/ S# z( f& v6 O! b$ A, p6 z3 E

然而今年年初,这一项目由于新一轮融资冲突,两大股东闹掰,导致其进入政府托管状态,好在后来终于有其他财团接盘,这一项目才得以继续前行。

) N4 E. N& y: e! {& ], s& g3 Y1 n

所以总的来看,英国这个项目虽然看似奇葩,但随着全球新能源战略及输电技术的发展,可行性应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更有可能是钱的问题。

. H% @: M w. L# f- s - `3 ~4 Z; g+ U/ V 4 l7 z" r, i- K. o- f9 P+ B5 [# [8 a0 u$ e2 B6 G7 K ; T: R6 m I5 J8 @6 r& `5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红色必胜
活跃在昨天 11: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