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声学计算题,值得注意的考试陷阱。一招破解,轻松取胜!

[复制链接]
0 e D9 ~7 m* v$ [) U+ N" {. i

总体了解

( n4 O* Z- c+ g' m, ~) S6 v1 [

“物理怪怪怪”的这篇文章针对的是使用沪粤版物理的学校,针对于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内容的解释。这本教材小编的学校也在使用,不能说不好,但唯独让人困惑的是近几年小编对月考试题的研究发现,最后的大题,总是要出现计算题的,有时让一些学生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小编也就这样的考试形式,做一个细致的讲解,希望对你的月考成绩能有帮助!

- f& n d6 l( ?& \0 n

我们知道,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第一次月考的范围是从第1章第一节希望你喜爱物理到第二章第4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的内容。纵观前两章的内容出现的计算题有:

& s; i& q. V6 B2 N; r# Y

1.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8 \. v8 l! Z) I; Z3 {$ O

2.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 C+ M j; C; s- L' K) |

3.回声定位测量长度

+ U: u; K! w N6 _5 C P$ g

4.利用声速测量路程

: k* v3 \! {9 P% z

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物理这一学科,在前两章主要是建立科学探究的概念和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对于物理求解公式还没有接触,肯定会想到用小学的数学思想求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物理计算题,难免会掉进陷阱,求解方法,求解过程不规范导致的失分现象。下面小编就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破解!!!

例题探究" D. f3 v, O3 y7 \" q, ]' f

探究一.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 y1 [% W7 R, h- Y, X& t7 Z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5 u$ n) d4 n) e

1.化曲为直法(棉线法)

0 z3 c- ^3 C% F1 u6 c

测量曲线长度时,可让无伸缩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把线轻轻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 ~$ `3 | G4 @ b! b

2.累积法:

8 \! W0 h; t# ?7 \& O0 ^& b9 y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以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叠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 Z. C* Y& s( t ~' t

3.滚轮法:

7 W4 r. u$ O& ?8 F% @$ m# |$ R, c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路段的长度等于圈数乘以周长,例如测量池塘的周长,某段道路的长度等。

! n% g$ G9 [: ~% V, n; S6 o

4.截取法(化整为零):

@( x# p4 O) s4 c, N

被测物体的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 p* b6 b4 d/ V" t) \4 ^

5.替代法:

0 ~9 Y9 w! s! q6 N: `

例1: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

, v) O0 a3 i" ^9 U$ X# r6 `9 I7 [

某同学用以下的步骤和方法测算物理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

# F/ j4 d* Z3 u3 j( x

A.将从封面开始到书上编码第10页的纸叠紧;

T1 x% B4 O) h1 X

B.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总厚度L;

( X% x! n& D, O" Y

C.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10

8 R4 j6 P: n3 z& A. z* i

请指出该同学以上做法中的三个错误:

! r& B @6 {" q f) f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用累积法测量纸张厚度的实验探究题,我们通读整体过之后会发现在ABC三项当中每一项都存在着一个错误,所以需要我们平常要有生活的积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对本体有个更直观的认识,做到答对题目。显现出现的三处错误分别是:① 认为封面与内页厚度相同;②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③将纸的页数当成张数。

例2:王红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0.60cm,共计80张纸,则这本书的厚度是多少厘米?合多少微米?

【解析】此题考查用累计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的,具体解题步骤如下:
& x% x j; u9 q! I# B8 @0 c

例3: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 i' h& a L( F! G- p7 F8 z! c5 c
7 Z) @" g( }( u' x9 k

①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S1;

/ `* H/ p8 k! f" x8 h h2 l" |

②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5 }# |# }+ F3 x- |8 v4 p3 d p$ [

③计算物体面积S=__________。

7 a/ J: i3 M: f( R0 S! m- {& \5 ]

(2) 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6.0平方厘米,则小芳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请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只写出结果不给分)

【解析】此题采用割补法、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就是利用方格测量面积的方法,每一小方格的面积是固定的,采用过半进一,不过半舍去的方法,求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具体求算的过程如下:
. d4 X+ x6 N0 v" p K/ ?9 N

探究二.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 b/ U6 l1 f5 {6 I

例4: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45cm、2.46cm、2.4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W( }0 L+ o6 T: g( L7 Y, D, L- s

A.2.5 cm B.2.457cm C.2.45cm D.2.46cm

【解析】此题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对于记录的实验数据不仅要记录准确值,还要记录估计值,最后注明单位。我们把这3个数相加再除以3,求得的值为2.457cm,根据刻度值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要求,我们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记录的结果应为2.46cm,故选D。

例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500m,后来把该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3 m,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

2 F* c+ u8 Y+ |- y$ M

A.0.502m B.0.5015m C.0.500m D.无法判断

! @! f. X# c( I! o( U/ G* a- G

【解析】这是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题,稍微有些难度,错误率也很高,这是由于刻度尺不准确而导致的实验误差,我们要根据刻度尺刻度的规律纠正误差,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那我们就来具体讲解一下:

! f7 f) }5 Y- |! u

该同学用此米尺测得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500m,可知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cm。

由题意知,发现长度为1m的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3 m,则每一1cm的实际长度为1.003cm,小桌面的边长测量值为0.500m=50.0cm,则实际值为:L=1.003×50cm≈50.2cm=0.502m,故选A。

探究三:回声定位测量长度

5 w4 O( ~/ H! C4 c1 V

例6: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科学钻井工程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m/s的超声波,20s后接收到回波,则井的实际深度为多少?

【解析】回声测距的原理:s=v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时间的一半。此题的解题步骤为:
9 r7 v/ h% V! r! ~$ Z5 L, M5 k- f

探究四:利用声速测量路程

! A0 B8 D- G5 G- ]

例7: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20℃时声速是340m/s)

【解析】根据题意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路程加上汽车在2s内行驶的路程的和的一半即为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路程就为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解题步骤如下:
4 g) p# X8 Q3 Q! P, }0 j
5 y$ K9 A2 A$ ^ ( m; t3 y. Q/ {+ V2 B3 n: n 0 Q. Q4 |9 R }) n! q , c; j+ e, Z4 w6 C/ g+ J0 f" ]7 w, f1 ~- b0 J" o0 T9 C7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邢雷
活跃在2 小时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