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台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复制链接]
+ U' b. H" @+ h
) i, i7 k, ]( a9 r# V5 Y' V c
& x0 G9 z2 p( Z6 f # u9 g0 D# \4 G$ c ^' n9 o' ?
& a( e( L* o H& R4 L$ I
8 S$ p1 {. E7 F) P$ t

中国教育报青岛11月30日讯(记者孙军)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今天,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印发《青岛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谋划了本区域高等教育未来三年的愿景蓝图,公布了未来青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的路线图、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 F6 q3 a1 X& D; {) c% G

《行动计划》确定,到2025年,全市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机制将更加健全,交流合作平台更加丰富,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向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高校重大项目建设及运行成效更加显著,在青岛高校及科教机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校地融合水平有效增强,初步形成“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联合育人”的具有青岛特色的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格局。《行动计划》以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项工程。

( ~* ^; {' m9 t; x( t6 ]- H. N

《行动计划》提出,以促进校地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平台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和高校重点项目建设三项工程。在平台机制建设工程方面:建设青岛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务中心,积极争取和推动科教类高层次展会论坛在青岛举行。积极参加实施省属本科高校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试点,鼓励高校与区(市)、企业共建院系、专业。支持在青岛高校设立服务青岛办公室、创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大学科技园、创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打造卓越工程师教育实践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方面:面向在青岛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重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示范学科专业(群),推动与青岛辖区内500家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保障在青岛高校每年50000名以上优秀毕业生留青岛就业发展。创建10个左右校企协同创新联合体,10个左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0个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支持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卓越工程师培育。优先支持列入山东省“811”项目建设学科,支持高校增设“急需紧缺”专业和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兴专业;在实施高校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方面:加快推动康复大学办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推动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二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四期、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期等项目建设和启用;激发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等创新发展活力。积极推动“十四五”期间高校增设工作,协同做好上合经贸学院等筹建工作。

8 s. M4 [# A7 D! \5 o* ]- b/ L

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告诉记者,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为保障《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全市将有效运用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等扶持手段,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的共建格局,完善以绩效与贡献为导向的政府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越办越强、越办越好。

% b$ V3 D7 C4 G : G8 c' y. M% _$ Q . u P" A. W0 y2 X1 x + g5 C& d& S! N% |, n! H2 Z& f- W& B5 Y 6 U1 z* M, D/ |! Q* o& [- D$ u4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城市一隅
活跃在昨天 19: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