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国等:俄罗斯新版北极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

[复制链接]
由于北极自然生态的特殊性以及北极问题的复杂性,俄罗斯新版北极战略的实施也面临着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国内经济社会基础以及北极地缘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制约因素。
: d2 U* @3 `* |% ^- i1 e) |一、俄罗斯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性
! _9 L, |" W4 P8 i" @1 Q# h俄罗斯的海洋地理条件存在天然局限性,大部分地区自然气候严酷,缺少温暖港湾,海岸利用性较差,东西部及北部地区相互之间的地理联系性不强,寒冷的北冰洋和太平洋大部分海岸不具有常年不冻港,而温暖的波罗的海和黑海方向的出海通道受到外部力量的严重制约。时至今日,外有北约东扩、内陷经济困境,造成俄罗斯海上活动空间变小,海上行动能力急剧降低,俄罗斯海权境况较以往更为不利。虽然北极航道成为俄罗斯改善海权、走出战略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但限于当前的北极环境、技术要求及成本等,短时期内实现成规模商用北方海航道还不现实,不能缓解俄紧迫的海权窘境。
$ i5 n6 @0 n/ L! n5 E- v& P5 \二、俄罗斯开发北极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偏高
5 ^' z  R; R* v$ V: T北极地区寒冷复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给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带来较高风险。以油气资源为例,首先是勘探成本较高。即使最有前景的地质构造,钻井获得成功的概率也只有大约70%,而每口油井成本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俄罗斯油气公司在吸引外国投资者进行共同开发时,往往需要外方独立承担勘探费用等开发风险。其次是能源开采效益下降明显。俄罗斯产出原油石蜡成分较高,低温下容易固化,不利于流动和管道运输,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国际油气市场行情波动严重,大大影响到油气项目经济效益,也降低了投资北极油气的市场热情。6 z6 G* V& b6 d( G9 k& y
另外,对于大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需要巨大的资金成本。虽然新版北极战略提出,北极开发资金保障由联邦预算和预算外来源共同提供,鉴于俄罗斯的现有经济状况以及面临的经济制裁等不利局面,俄罗斯资金投入和技术引进面临很大困难,这也是俄罗斯加强推出、宣传和展示相关项目,不遗余力吸引国际社会资本流入的重要原因。
( j. h- [8 q9 K. |+ x三、俄国内经济社会支撑能力面临巨大困难2 T& b: C$ h, P$ C
俄罗斯当下陷入内外交困,经济社会整体支撑提升乏力。2000年普京总统上台以来,采取有力的经济转型与体制改革政策,在早期经济保持较高增长之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美制裁等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甚至还出现过负增长。俄罗斯GDP已从2013年的2.29万亿美元缩水至2019年的1.69万亿美元。3 C' A9 A9 X8 I0 o& \
北极开发主要依靠联邦政府的推动,地方与民间力量参与不充分,缺乏内生动力。受历史、传统和文化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国内经济社会条件改善缓慢,政府能否有动力去改变长期依赖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未知数,同时面临的法律制度不完备、人力资源流失、政府管理能效低下、投资环境不理想、突出的腐败现象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等方面的挑战,也成为吸引投资的重大障碍。
/ L7 y+ i6 |8 I! y. i8 z另外,美欧西方在金融、高科技、投资等领域展开的长期全方位制裁持续恶化了俄罗斯经济的外部环境,多轮制裁造成俄罗斯的资本成规模外流、卢布贬值、国际融资能力受损、物流贸易和政府财政来源受阻,急剧提升了俄罗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成本,使其进一步陷入孤立状态,北极开发的现代化进程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K5 I5 f( }( d  }
四、北极地缘态势及影响因素日趋复杂
7 c! j% a1 Z) l3 Q) d! T+ L欧美对俄罗斯的战略施压已经扩展到北极海域,促使北极地缘关系裂痕更趋于加深。北约军事力量正在北极地区聚集,并频繁开展“挑衅性”军演。201810月,北约“三叉戟交点—2018”联合军演期间,美国“杜鲁门”号航母罕见驶入北极海域,当月,法国军舰“罗纳河”号在未事先知会俄罗斯情况下首次经北方海航道抵达美国,对俄方管控权造成冲击,俄罗斯随后出台“外国军舰航行北方海航道须提前45天报备”的命令,并威胁如违反俄方规定将坚决使用武力。20216月北约布鲁塞尔峰会已正式同意制定北约的北极战略来扩展影响力。20223月,北约及其伙伴国家芬兰与瑞典在北极圈内举行自198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寒冷反应”军事演习,俄罗斯随即在挪威北部与冰岛之间的海域部署大型水面舰艇进行警戒。北极地缘政治的结构性矛盾正在日趋放大,面临着军事对峙加剧、暗流涌动的新局面。
2 h0 F# U" ?+ B: ]% v, y0 }2022224日开始的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与北极的联动性更趋紧密。欧美对俄罗斯的战略施压和全面制裁已经扩展到北极海域,北极治理出现严重震荡。北极理事会的美国、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芬兰和瑞典等其他七个成员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暂停参加北极理事会及其附属机构的所有会议以示对俄抗议,而俄罗斯恰为现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为20212023年);巴伦支海欧洲—北极理事会声明暂停与俄罗斯合作。事实上,任何涉及俄罗斯领土的合作或与俄罗斯机构的合作都已被搁置。美国等其他七个成员国正在寻求建立临时安排来代替目前俄罗斯所担任的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职位。问题在于北极理事会并非以条约而是一个政府间“论坛”为基础,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北极治理必将困难重重。北极治理的现有机制成果及其未来走向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来自欧美的大型公司与投资者宣布退出俄罗斯资源开发,或不再与俄罗斯合作开发包括北极地区部分在内的新项目。202248日,欧盟接续出台了对俄第五轮制裁措施,包括煤炭禁运、俄籍船只禁入欧盟港口。俄乌冲突及其后续影响将使北极海域在连接俄罗斯和全球经济方面的长期作用面临着巨大困难,西方与俄相关的北极开发合作以及未来的能源贸易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Y" Q# A0 f3 |6 x0 B; u  9 Q6 {$ ^$ [( M8 W+ g
文章来源:节选自《论俄罗斯新版北极战略及其经济前景》,原刊于《东北亚经济研究》2022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3 o1 l' Q, i* s5 V( A: F  B作者:张祥国,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研究员;李学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0 p1 M2 r/ W0 I0 I3 D1 v) R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