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大国竞争时代美国陆军的思维模式

[复制链接]
美2018年版《国家军事战略》提出,美军的战争准备要保持一种平衡的“拳击手态势”。时任参联会主席邓福德的释义是:“由于我们不知道下一场战斗在何时、何地或何种条件下进行,美军必须保持可攻可守的拳击手姿态,保持与任何潜在对手作战并取得胜利所需的力量、敏捷性和韧性。” “拳击手”一直是美军作战风格的“代言人”,许多重要作战计划或军事行动都与“拳击”有关,如冷战初期对苏作战的“吊球”计划,海湾战争的“左勾拳”计划等。作战风格只是显性表现,其背后则受军事思维模式影响,而军事思维模式又受军事传统、对近期军事冲突的解读(特别是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对当前威胁与机遇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战争的设想等的共同影响和塑造。
* k/ x, w$ ]7 W+ n2 p: Q

- v: j5 i% x5 Q

, ]* t( @- v1 x3 G! Z8 v5 n: Y
. i3 G/ f0 g. A0 @$ h3 d/ A
一、美陆军思维模式的三种类型

* h& L' n# w$ O0 L8 ]4 e, X# H
; E( p$ v% r- x0 n+ b8 h$ A2 M/ T. v

6 [( H/ ^$ s7 V# _9 G
美陆军自1775年建军至今,逐渐形成了三种军事思维模式:
一是卫士型。
以美前参联会主席鲍威尔为代表,认为战争是科学与艺术的集合体,但更强调科学,主张做好关键防御、发展最新装备、建设小而精干的职业化军队等。
二是英雄型。
典型代表是巴顿,强调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更为重视军事天才、经验、勇气、荣誉、纪律等等,主张“战争是一门艺术,不可能用固定的公式来解释”。
三是经理型。
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是典型代表,认为战争是政治与经济竞争的外延,也是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切要为此服务,而且是最有效率的服务,主张指挥链的科学、兵力结构的优化、预算优先项等。相较而言,
卫士型追求战争的可预测可控性,英雄型追求军队的适应性与创新性,经理型追求战争的高效。

$ q  w; F' v- m: A

1 l5 {' U0 V) h. t- F! `
$ R! I; @! `( P# F' l
上述三种军事思维模式并不相互冲突,总是同时存在,只是有时某一种稍占上风。如海湾战争后卫士型占上风,美《陆军愿景2010》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写就的。在《陆军愿景2010》中,美陆军进一步提出了“主宰机动”“精确交战”“全维防护”等概念。但与此同时,曾在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具有典型英雄型特征的陆军上校麦格雷戈,在1997年卫士型最盛时写就了颇具经理型特征的《打破方阵》一书。

* S4 W3 l, Y2 z: Q2 i

: u2 \6 l3 R! G" u

5 G! q+ W7 q3 u9 J; y1 F
海湾战争中,麦格雷戈率领10辆坦克和13辆布拉德利战车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正面对抗,在23分钟的战斗中一举摧毁近70辆装甲车,所率部队无一人伤亡。但这一不按套路出牌,具有明显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做法,受到许多人诟病,批评他在作战中没有请求炮兵支援或向上级请求支援,将部队置于险境。1997年科索沃战争使卫士型思维如日中天,但麦格雷戈认为仅靠先进技术装备无法让美军赢得未来战争,美陆军需要对兵力结构进行重构,增强可部署性和多能高效性,同时提出了“侦察打击群”概念,这一概念即是美陆军多域战的前身。根据这一概念,美军可高效吸收先进技术装备,提高现代化水平,而且运营维护成本也将大大降低。这是典型的经理型理念。可惜的是,进入新世纪的反恐战争让麦格雷戈的思想被束之高阁,本人也因此不能晋升,最终于2004年以上校军衔退役。

( I  l* ]* w6 |9 [7 p- d9 l3 C: P

+ `0 |( S7 g' c2 K) ~. @) |

) h9 c4 F6 W+ O9 |; c2 Q
二、经理型思维模式的重生
, X, ~# Y' y/ E1 D" ]2 Y
' B# p- {5 d0 P- v1 t
* @% Q$ s0 o. M- j
2016年,美陆军在重新评估未来部队和作战概念的过程中,开始关注“侦察打击群”概念。2017年,美陆军公开发布多域战概念1.0版。2018年,美军因应战略调整,各项战争准备和未来发展都向大国竞争聚焦。美陆军随之更新、发布了《多域作战2028》。2019年1月,首支营级规模的多域作战营正式成立,新型组织架构由情报、信息、网络、电子战和太空战链等组成,麦格雷戈的思想得以体现。同时,美军层面推出全域战、全域指挥控制等,并且在军事指导思想中对任务式指挥做了重点强调。美军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没有拨开战争迷雾,战争仍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混乱不可避免,混乱中往往蕴含着胜利的机遇,因此要给下级足够的自主权,信任是指挥的灵魂,战场仍然呼唤英雄。据此,美陆军未来司令部详细构想了赢得大国战争的作战样式,具体即“
竞势、破入、割裂、利用、再竞势
”(如图所示)。
  v, K5 T" m! j% f9 A- p; Q
. a5 J; A$ h( Q# Q/ J5 }

- R" m0 ^8 v6 Z  P( u5 k

7 ?( F: G" X+ J; z/ _2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Z9 M- k6 w! w) L
图表1:美未来司令部赢得大国战争的作战样式构想; F+ h$ h( A5 C4 U) v) \
1 y2 Q5 |& i( z; y+ R3 B3 R0 t

  ?2 e$ r% c8 b* K! x

* Z- r$ G) d+ P& L! b3 ^5 E9 v& c% F
所谓竞势,是指通过增强赢得信息战、政治战和非传统战争的能力、通过情报和反情报,以及展示可信威慑、拓展优势空间,为后续遂行军事行动赢得主动。所谓破入,是指通过使敌方远程打击能力失效(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限制敌方部队机动能力,以及己方在战役和战略距离上高效机动等破入形式,打破战略或战役平衡。所谓割裂,是指割裂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打碎敌方依凭本土优势和近中远程警戒与打击优势所建立的“金钟罩”,尔后以多个小规模作战或欺骗性作战行动,让对方难以集中兵力,只有招架之功,打乱仗。所谓利用,是指进一步扩大机动作战的自由度以挫败敌人的作战意图,战法是使敌方的中短程系统失效,切割并打败敌方的机动作战力量。所谓再竞势,是指在取得作战胜利后进入再竞争状态,进一步扩大前期战略、战役战果。
. O, |  @' X% f9 k( ?- ?

3 h$ X, S5 `: h& w8 \

6 e+ ?9 r+ p8 U2 I- M/ b7 a  g; Z
三、能否契合大国战争
/ F$ M# U" q/ g! L4 O

2 k5 }0 T  m9 B/ R0 s. v# E1 z

* Z. }( \# B7 s9 E/ v/ Y
应该说,上述设想确实体现了美国所认知的大国竞争、大国持久战和全域战理念,但大国竞争与持久战并不是美国一家所能决定的,且其具体落实还受到体制机制、技术、装备、人员、预算等多重掣肘。

$ @  U$ X/ R* q2 W6 N
! s, `9 M4 W. l% L  l) A& {
7 f) ?' q5 C8 ?) Y- ]$ N
2021年10月,获美国第15届“国防部长‘国家安全’论文竞赛”奖第一名的文章是《见微知著:理解中国的威慑信号》,文章提出竞争中的大国均希望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如果开战,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将付出惨重代价,故而大国间更倾向于通过威慑而不是强迫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美国需要读懂来自中国的威慑信号,防止因误读误判导致做出错误决策,进而引发灾难性后果。事实上,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美国西雅图发表演讲时即指出,“世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4 M0 u# G4 t$ Y, s$ X
) q* u8 Q! R8 j; ]! g. R

1 K. p4 ?) J% O" c' g2 m3 ]# s
从本质上说,大国竞争首先是大战略层次的政治、政策问题,军事虽然是大战略工具箱中极其重要的筹码,但单靠军事手段解决不了政治问题,美军无论有多么强大、先进的军备,也解决不了因大战略,特别是政治决策失误带来的问题。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强调的“战争有它自己的语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逻辑。”
, i, U. R4 C% k+ i- `; K5 H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F; {) U; ^' \$ r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