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游戏开启的深度学习,揭秘耀华幼儿园生成课程

[复制链接]
7 x, x4 P& v6 V$ P4 T
; f* U0 z& A0 A# E8 _3 w " O$ _1 d0 Z1 K) K5 z# W5 l

+ y6 ~( {. i- l$ Q/ d4 ?) j

5 d" b/ ~' N, `' z$ |4 c

由孩子们主导,以游戏为基础的生成课程是耀中耀华幼儿教育的核心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会鼓励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自发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对各个学科的认知,并促进他们在身体、个性、社会性、沟通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 {- t) f9 E; A O7 j3 O. K5 p

生成课程的机会往往来自意料之外。老师必须需要有所准备,对这样的机会时刻保持敏感和开放。

; }2 ]6 z8 @4 ~% ~0 z

一天,重庆耀华幼儿园融科园的几位孩子正在玩耍扮演鲨鱼寻找猎物的游戏,他们大叫着“我要吃掉你”。这时,老师提出了疑问:“鲨鱼会吃人吗?我潜水时遇到过鲨鱼,但它并没有吃掉我。”老师的回应引发了孩子们对海洋长达数月的、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u) n1 ~" ] o5 M- \

& d+ }9 l( s* f/ K" v* @2 ~

+ e3 x: X/ x) y: a# J

从很多方面来看,《海洋》项目都是独特的。

+ {1 i5 x# p. T; k8 L8 r

参与这个项目的孩子年龄都很小(3-4岁),但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们始终满怀热情地投身这一项目的探索——成人往往不会期待小班的孩子们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专注于一件事情。

4 H2 ~. ?$ |. X, I! L t* i/ Y

再者,重庆是一个内陆城市,孩子们没有机会身临其境地观察和体验海洋,然而,仅仅通过视频、图书等二手资料又难免枯燥。因此,老师有意识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开放性材料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c2 w6 i& }- C; g3 N. l

在老师具有专业敏感性的观察与倾听,以及充满创意的回应下,孩子们的探究最终涉及了数学、阅读、自然科学、艺术、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 h! ~+ k: v3 v4 ~! b9 R V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当老师的回应与孩子的想法步调一致时,即使年幼的孩子也能对一个项目保持长期的兴趣。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们专注于沉浸式的数学测量活动,追求精准;当发现书中的知识有错,他们也会勇于质疑权威,亲自求证。

5 y! O, q% R' J9 h% F/ C

当下,海洋保护是一个愈发重要和急迫的议题,它关联着的是人们的现在和孩子们的未来。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带孩子去了解和谈论环保话题?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一项目中,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海洋环境的现状,并积极思考着自己能够为此做点什么。

( Z; i4 i* _) y. z

课程的最后,这些孩子们更是开始以一个宣传者的身份,积极承担起保护海洋的责任。这也催生了一场儿童视角的《保护海洋》展览。有到场的家长表示:“站在展览现场,内心充满了感动、惊喜、震撼。”

, R7 b8 p4 F& _7 T j% R

本文节选了《海洋》项目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与你分享这段充满启发的学习历程。

. |( Z* w3 }- U2 o

创设开放式的海洋探究课堂

) m3 c) A% S$ m, c$ @% g

《海洋》项目缘起重庆耀华幼儿园融科园几位孩子的一次游戏。在玩耍扮演鲨鱼寻找猎物的游戏时,他们大叫着“我要吃掉你”。这时,老师提出了疑问:“鲨鱼会吃人吗?我潜水时遇到过鲨鱼,但它并没有吃掉我。”

) {' j5 m/ b. k3 ^0 t

老师的回应引发了长达数月的《海洋》项目探究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包括海洋生物模型、科普绘本、高清图片、地球仪等在内的丰富的开放性材料与工具,引导他们自发地探索与海洋相关的知识。

! a* g5 v6 X4 b; E' l

“我喜欢魔鬼鱼,魔鬼鱼是在深海的还是上面浅浅的啊?”

- o( w9 I( h# h0 R- u) ^5 a

“翻车鱼的样子真的好奇怪啊。”

! A) b9 A& j' r# h

“这是什么龙啊?它是生活在海里的吗?”

6 h W% o/ o7 I

“安康鱼好可怕啊!”

/ L; \, h& R1 _/ q( }! i" k

“寄居蟹为什么要在贝壳里啊?”

3 T) x, |& Z% o. F5 ?5 ]3 a |

“我要画一个蓝环章鱼宝宝。”

3 _% p( _! B0 t7 y- \$ v4 T" ?

“大海好可怕啊,海啸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淹没的。”孩子们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w7 r' I' X5 ^" \

$ s" C1 P( q1 e x

! }7 w% |8 U. o& V9 y

0 a; x- L* v9 z% v `1 \

6 u* E) J0 W) A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孩子们也通过泥塑、彩色笔和颜料等工具,将自己关于海洋的想法和感受一一表达了出来。

8 D4 q6 O0 T3 g# n) Z( }8 a# m

* z9 O& S% ]9 M# s: E

% w9 o* l- R# h/ x

9 g* d+ Z3 d% ?

5 `, E* G% j4 L% w, V

" D9 w& p2 [. E1 f; |1 v! G$ r

; A o1 `1 n% C+ h" L% V+ ]" t" Z

" T! s$ ?6 m9 J* Q3 C/ O

. O0 L* H! w& F1 u c$ B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更多地承担起一个观察者和倾听者的角色。他们会注意孩子们在玩什么、是怎么玩的,从而捕捉和理解儿童的兴趣与想法

) s' W2 p. N; O/ d; R6 W x) ?

在测量中感知大型海洋生物

6 Z9 E! A3 p& b" G

随着探究的深入,小朋友们开始拿起尺子,测量各种海洋模型的长度。

* A& X$ }8 K& m+ d2 c9 N

“座头鲸有 32厘米 那么长!”

2 `2 T6 ~2 S; t7 \ Y K I9 o/ l- d

“我的鲨鱼有 1米 那么大!”

% o- ? P5 |6 B" j* c6 o1 ]0 a/ K

“蓝鲸有 10米 那么长,像教室一样大。”

+ c3 A, J+ g- `' x+ M: p1 n# x& m

那么,真实的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大?10米究竟有多长?为了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大小,并对尺度形成正确的认知,老师生成了测量、绘画海洋生物的活动。

( l# O+ y4 r+ q' |# C

首先,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和梳理了关于巨型海洋生物的资料。孩子们分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鱼,并依此分成了三个小组。

6 W5 P& ]& W8 [& Y8 s5 L4 b" [

. n1 Z; D8 G% U# A+ Z6 B

+ k- D& J- q9 U m7 ^

在测量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尺子的使用方式。他们运用自己的数理经验,延长直线、记录数字、感受折叠线条的长度与直线距离的差别。借着自己亲自画出来的长度比例,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所谓的大型海洋生物到底有多大。

3 ?% _$ B6 k# b* ?: {- y3 l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米一米地移动和画线,是对其耐心的一次巨大挑战。孩子们需要压住尺子,画出直直的线条,并做好记号,接着连续画下一米。但是 33 米的蓝鲸实在是太长了,当重复七八次后,许多孩子都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 T" k ]9 n- v% c5 u9 j1 I( g9 g9 z

但仍有两个孩子坚持到了最后。得到老师的赞扬后,他们严肃地回答道:“因为我们在工作。”

, q! d0 N9 N7 Q& X/ p

, u$ U3 J( [5 u6 v* L% I5 Y

) X* K, z. y! h: d* |2 w3 P, P8 g9 `

深度的海洋馆之行

9 M4 C: v! C; a# e! F* q0 r

除了激发孩子们对海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老师也希望通过《海洋》课程,唤起孩子们的海洋保护意识。

% N% P7 P! B! y6 o- e+ Q4 o+ G4 A

然而,怎样才能以适合孩子们的方式,去探讨诸如抵制海洋动物表演、不在潜水时触摸珊瑚礁、减少海洋中难以降解的人类生活垃圾等关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大问题呢?

) M: @7 g: \' ^9 o ]

最终,在海洋馆之行前,老师决定提前与海洋馆的工作人员沟通,禁止所有海洋动物表演,并将参观重点放在参观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知识科普和潜水上。

8 I8 g2 C7 T: n7 U

在现场,讲解员还向孩子们讲述了因为垃圾而受伤,甚至失去生命的海龟和海豹的故事。

1 @. r8 s- E. J9 L: l

. M. k8 ]2 T9 O) m$ L7 {

. ^) F- ~% m$ B& u" Z3 a

' U1 u8 b+ @: Y* O. x8 o8 E

0 D6 n' x' D# v

老师更是穿上了潜水服,在巨大的展示窗前,向孩子们亲自展示了潜水的全过程,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水下呼吸等问题。

9 ?* i0 h% {5 e! f

* ^. F* `) D e" }1 t9 k% e: @

Q- z% K7 `) ]; [- J2 e/ p

5 M3 \# |3 S1 P0 p! }

9 w# ~$ [! U e9 `/ `, B- P$ c

海洋之旅结束后,老师决定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向孩子们进一步科普海洋保护的知识。

. N3 p* S7 x4 A q( _

他们带领孩子们利用收集的废弃材料,制作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潜水服。穿上亲手制作的“潜水服”后,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他们积极地向老师请教潜水时的正确姿势,将课堂“变身海洋”,在教室中模拟在水中漂流、游泳的模样,也想象自己在潜水中遇到各种海洋生物后的各种反应。

; \+ [$ w; l) r) I1 z

2 a0 [4 U: l& _- m9 j

5 r% k" @: @% _/ A' \0 W/ D$ V! m9 }

5 l8 O8 J$ y1 F( x1 m

, @; n' d! t& H0 c2 E- V% [- H2 m* f+ W

培养对海洋的爱与责任

- R0 z9 U8 v& v4 f1 q0 U" j

在之后的课室游戏中,孩子们开始主动地讨论起海洋垃圾。

8 I; B/ ~0 Q, k

一天,一位孩子看到满地垫的积木玩具,便开始大声地呼唤朋友:“好多海洋垃圾啊,这些全都是海洋垃圾!快点把它们收起来。” 其他小朋友也加入进来,积极“抢救被埋住的小海龟”。

( T4 e# u& q$ o( D: `1 M' E: q

紧接着,老师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海洋污染的图片及绘本,并与他们一起观看了讲述海洋污染的纪录片。

7 T) ?6 {9 u% J2 Z

“全是垃圾,太脏了,小动物会吃下去的。”

* n9 J7 G2 f3 h- O9 l: B; e

“我去三亚的时候,就是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的。”

d1 J/ Q; m, e

“我妈妈是自己带的水杯,没有买矿泉水瓶。”

1 v2 h- h# `, q

“还可以用布袋提东西,就不用塑料袋了。”孩子们开始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产生了反思。

" N( v" A* h4 m+ D

自那以后,他们会有意识地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海洋保护知识。但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保护呢?他们决定在校内举办一场展览。

1 N" n6 m6 i, L2 _+ J, {0 o5 w

用艺术表达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3 v. t7 ~: `7 l( O3 ?8 Y

( k y* Z' I& e6 t

6 V. [. T' R3 a

“可以拿一个瓶子,装一些水,然后把垃圾放在里面。”

: i' S$ Z) P) a, ~6 P; ^9 o: ?

“可以用一些水,然后一些颜料,把颜料倒在水里,变成脏脏的样子。”

$ L. B7 u- {( O/ f# Y

“我画了一个小海龟,它吃到塑料袋了。”

' s6 z. G# F) H( Y! F0 N

“这只鲨鱼被绳子缠起来了,挂在那里。”

6 |' r K6 q& y# [

在《海洋保护》展览现场,悬挂、摆放着孩子们用超轻黏土或画笔创作的艺术作品。此外,他们还用收集来的塑料垃圾,制作成了大型的海洋生物,废弃的矿泉水瓶则代表着肮脏的海水。

1 h) Z) s9 V; Y8 D% \' T

5 Z& N% B* o! R

) Q: K% ?# h7 |# ], H1 }) D# f& q

) s6 J9 X; J/ X

R/ y8 {0 ^4 k% [# e

. e$ c a" v( I

7 f# L$ w7 E9 p" \% i

' I+ P$ ]+ ]6 D3 r

Z1 e( p/ @0 f8 I% @6 G! L7 V0 r0 t

展览开放后,孩子们也扮演起了志愿者的角色。他们每天前往展厅,向前来观展的老师和同学进行解说。

2 W/ q0 ~8 z) c6 G

“这是我们画的画。”

7 M+ X& c2 ^8 H( ~3 {$ y

“这里是脏脏的海水,就是如果你往海里丢垃圾的话,大海就会变成这样了。”

9 A) s0 H3 ~3 v1 @) H

“白色的珊瑚就是珊瑚白化了,白化了就是死了。”

4 V T7 U5 m( u- A4 g

一次提问开启的共同学习

0 e& i2 \% L3 s9 E# m2 D1 k

展览后不久,孩子们的一场争论打开了一次新的学习机会。

; t. j5 q. C, G

“这个是蝠鲼,蝠鲼不是魔鬼鱼!”

- m# T. B) [: x

“这就是魔鬼鱼!魔鬼鱼就长这样。”

. }! h d8 E3 x

孩子们互相不能说服,他们看向了老师,老师回应道:“我也不知道蝠鲼与鳐鱼到底有没有区别,但是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 她为孩子们提供了鳐总目下几种鱼类的照片,并制作了一张简单的表格,帮助他们进行分类。

* r" A8 {5 C8 T2 Y! W% z

' A3 J9 t; d X

4 ?6 v) ?9 z& o! i

在观察、分类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总会产生分歧。于是,老师再次与孩子们一起利用检索工具,寻找到了关于蝠鲼、鳐鱼和魟鱼的准确定义:尾巴细长且前端有凸起的是蝠鲼, 尾巴粗短、有两个尾鳍或背鳍的是鳐鱼, 尾巴有一个尾鳍或没有尾鳍的是魟鱼。

1 D+ w7 ^! h3 ?! ]% t% f

此前,老师们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鱼类间的区别——直到有一天,一个稚嫩的声音将这一问题提了出来。顺着孩子的思维,生成课程也成为了一个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 k7 y' P( E' w- H+ j( ~# [

惊喜的后续

- N& G, e" X9 Y

一周后,蝠鲼、鳐鱼与魟鱼的故事又有了一个惊喜的后续。

% D2 g0 [ k) N$ I9 ?

一位孩子在阅读时发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海洋百科全书》中,锯鳐图片对应的介绍文字却成了锯鲨。

' E( n& V0 A+ c V: d

为了解答这一疑问,老师决定与孩子一起向出版社咨询。经过查询后,编辑回电告诉孩子们,确实是书中的配图出现了错误,并感谢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

- q7 N" L1 d9 [3 I$ p3 d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并没有第一时间觉得“错的一定是我们,书上写的就是是正确的”。生成课程教会他们的,是一种坚持自己想法、勇于质疑权威的精神。

* j# M7 T8 P( f2 S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1 [6 v" \$ C1 Y3 p3 ?3 c) x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 O% }6 @7 a; Y7 |' o( `2 r9 h

【京领服务】一键获取京领定制化服务

/ m4 E9 B( j; b# H . ~$ T z# o" @* P
7 u- m) k1 \( a # V3 J8 z0 j1 a) V0 S& V 9 u. k. }3 [ n! l( a0 e1 o [! b 9 n. Y: u5 _3 g S | " c8 G0 F8 `7 C6 F1 T! o" k8 W'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蕙兰心质
活跃在昨天 22:5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