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看广东丨港口焕新 破译蓝色动能 - 沿海城市发展

[复制链接]
/ o9 p6 f9 a$ L8 o+ p/ f+ E

  央视网消息(记者 魏鑫 麦锦婷)物流盛,经济兴。此前广东发布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揭阳GDP同比增长8%,增速全省第一。这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离不开绿色石化和海洋经济两大支柱产业。

0 }. t' q1 a- {+ \9 D9 e

1 M' n0 o% z# ~' }. p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码头实景

+ q$ ] a1 @8 q' x. u- H2 `0 D

  在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码头内,一艘艘满载化学品的货轮正缓缓起锚驶向大海深处,运向世界。在惠来县,一艘艘满载鱼虾的船舶驶入国家一级渔港——惠来县神泉港。依托港口打通运输路径,惠来年产成品鲍鱼3000多吨既有“来”路也有“销”路,年总产值约17亿元。

5 ]: d* o+ S0 M# R7 m) k

  从化工到渔业,流水游龙的码头、港口就像一个个蓝色引擎,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动力。

. W6 y( c' E1 g: ]

  日前,记者参加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时了解到,广东沿海各地发力港口建设,主动探索发展新路径,搭建起连接海洋与经济的桥梁,让建设海洋强省的澎湃动能向世界释放。

- s/ m3 m/ Q- d

  航运加速键 彰显广东港口“硬实力”

. o, b2 @- A3 r- v' h: I

+ s: W- A* q8 k. L8 J. R& F

南沙港二期实景

% U4 ^" Q$ M) h0 u( ~. `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一艘艘远洋货轮集聚在锚地,等待引航进港,各色集装箱陈列于港口码头,即将去往全球各地。各大港口繁忙的新景象,彰显着广东经济逐浪前行,散发蓬勃生机。

( B% e2 B) ^$ i' X8 R% z 3 `) [7 k- `$ j5 m1 n

  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96亿吨,占全国港口总吞吐量的13.5%。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东莞港等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078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位居全国首位,其中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港口排名分列全球第四名、第五名。

; r6 O1 u H/ x; g/ W' m' Q( t

  2022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港口布局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广州港、深圳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珠海港、汕头港、湛江港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内河港口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建成安全高效、智慧绿色、支撑有力、创新开放、国际先进的世界级港口群。

$ X8 s! x* i7 P V( R$ G2 [

  汕头港拥有港口泊位37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个,码头通过能力4222万吨。2022年,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40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76.5万标箱。广澳港区建成运营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10万吨级航道,具备停靠大型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硬件条件,初步奠定粤东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区的地位。

( I( l7 X/ E# {+ I) M$ I

  汕头港的“蝶变”是广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前,广东正朝世界一流港口迈进,繁忙的海岸线、大型的集装箱、不停歇的货物吞吐,无不展示着广东港口的“硬实力”,广东港口川流不息的船舶运来了货物,也把经济发展的蓝色动能“运”到了世界各地。

# ?. a4 g- U, }1 b- W: H

  贸易回车键 繁忙港口打通“致富”路径

) O/ P8 e0 K* R, q6 b! ` `

  深圳作为南部海洋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港口在其海洋产业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盐田港码头,有序堆叠排列的集装箱恍若钢铁森林。一辆辆货车经过检查站,将集装箱运送至船舶泊位处,等待转送至货轮出口海外。

8 d, h+ h" }8 ?5 s. l, S, a

  盐田国际商务部高级经理王喆介绍,盐田国际每周提供近百条航线去往全球各地,也是华南地区欧美航线最密集的港区,平均每天4班驶往欧洲、6班驶向美国。

9 N. K, E. r! u' B& }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盐田港区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2023年以来,盐田国际已先后迎来21艘全球最大的24000标箱级别集装箱船舶首航,数量居华南之首,为国家恢复外贸活力注入来自南方的经济动能。

G7 T6 U* j* f

  盐田码头依托深水良港自然优势,从“无”到“有”,解决“货在哪里”“船在哪里”等发展瓶颈。如今,盐田港已经成为链接两岸三地乃至世界的窗口,是深圳立足“南大门”区位优势、高质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启动键”和“加速键”。

1 j; q3 D1 V% s

: n! z, t8 c6 ^+ k

渔港上正在进行繁忙的海产交易

4 }, h3 a' v% b& c

  在阳江,港口的繁荣诉说着贸易兴盛,谱写阳江渔业“致富经”。海面上朝阳的金黄色还未消散,不少渔船便陆续驶入,停靠在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交易水产品。阳江市海陵区海洋渔业局四级主任科员黄汝盛介绍,该港区面积1.4平方公里,目前渔船容量达1500艘,每年渔船进港量1.5万次,每年水产品交易量8万吨,交易额为10亿元。“接下来,闸坡渔港将进一步升级改造为世界级渔港,港区面积扩大,预计渔船停泊数量可达2200艘。”

% q/ K4 a! r3 t$ B. P# W6 g0 Z + p/ z$ A' k0 m# Q1 ^6 Z% X

  港口不断驶出的货轮,让产能有了销往世界的出口。码头不断驶入的渔船,让这片蓝色宝藏也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

: P+ S0 R- q! i' D

  效益放大键 “港口+”探索产业升级新路径

; ~6 n: ?0 {# n a# R7 {( I

  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全面恢复进出中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

& Y8 e5 J- @' e l& f, l

  9月28日,“海上看南沙”水上观光航线成功试航。这是广州南沙推出首条观光航线——“横档”船。当天上午11时,“横档”船满载着游客在南沙客运港解缆启程,经过140分钟的航程,途径凫洲大桥、明珠湾大桥,在灵山岛尖掉头返回南沙客运港。市民在山海之美、港湾夜色中领略南沙风光,了解南沙历史底蕴与发展成果。

1 j' e$ J* E5 n1 k

  据介绍,该船是广东自贸区首艘纯电动客船,采用全回转双机纯电力清洁能源推进,为全船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船舶。共设2个客舱,总载客数80人,其中普通客舱可容纳游客65人,VIP客舱可容纳游客15人。

6 J" o9 b; f6 }. X+ `/ ?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多地也积极开拓邮轮旅游市场。目前,大湾区内已建有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香港启德邮轮码头三大邮轮母港,湾区港口彼此连接,形成了“3小时邮轮经济圈”。

1 F8 C5 |) d9 N' }! F1 N% w

; j: c, a+ u+ e2 i1 C& y; z5 T7 N

旅客乘坐邮轮近距离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宏伟壮丽

. ]" p$ L8 ?6 A' g

  港口之利不仅在于贸易,“港口+”探索的产业融合新路径,也在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多路径挖掘“港口+”新动能,湛江徐闻规划建设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徐闻)物流园(含南山货运码头),旨在提升物流、交通、产业互补、配套分流等方面的能力,在琼州海峡北岸建造一艘“物流业航母”。

7 q% P$ t8 Z* I) ]* {. _ : P- {/ o, d; _8 i0 K

  依托港口建设,探索发展新路径,既是沿海城市的时代机遇,也赋予广东讲好新时代港口故事的人文底色。

1 V7 `* ?2 u4 [* w" e- d6 W & X+ w& ^/ y; e& h; Q- a/ A! q( b5 d+ s& V5 v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嗜血战神
活跃在昨天 13: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