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个海洋生物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站挂牌成立 - 海洋地震监测站

[复制链接]
$ }: [& ^6 l% h/ ~

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昊(右)、合肥市地震局副局长许海东(左)共同为观测站揭牌

' N. B: L% X1 @5 ?2 x

11月18日,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站正式挂牌成立,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昊、合肥市地震局副局长许海东,经开区建发局副局长姚峰、汉海极地海洋世界总经理徐干等出席了挂牌仪式。市地震局与经开区建发局联合,选择海洋生物海豚、海狮等进行监控与记录,从而扩大合肥市地震群测群防站点覆盖面。

' ^4 ?: o1 Y/ L, ^- O: a

海洋生物,遥感声波

, N3 A, {% f7 E8 k

选择动物作为“地震预报员”是利用它们声频范围远高于人类的优势。在本次海洋生物群测群防观测站之前,已在合肥市动物园建立站点并选取灵长类、飞禽类、爬行类三种代表动物进行观测。

% u$ l3 M* U$ p/ g. m

海洋生物如海豚、海狮对地震前释放的超声波非常敏感。普通人耳所感受的声频范围最高为2万HZ,而海豚、鲸鱼等动物,可以达到10万HZ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市地震局选取海洋馆作为群测群防观测点的原因之一。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种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次声波不仅我们人耳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因此,海洋动物能遥感出数百里之外的雷电和海洋地震的声波。

, F7 {7 G) I3 e( L( _% l+ b

合肥汉海极地海洋世界现有海洋生物400余种,信息站选择海豚馆和海狮馆作为地震宏观观测项目点,进行宏观异常重点观测。日常工作中指定饲养员作为专门责任观测员,不间断观察海豚海狮有无异常行为并做记录。下一步,市地震局和经开区将组织开展地震业务培训,与海洋世界合作开展海洋生物地震前兆异常研究,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

7 O& A# h4 C& h4 d# o

群测群防,土洋结合

7 j& T: {1 {6 @

群测群防概念是周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旨在发动广大群众共同防范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从而体现出地震群测群防站点建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合肥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的丁处长向我们介绍:“合肥市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从2004年开始投入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86个地震群测群防信息站,”每个站有2-3个固定观测项目(水井、鸡鸭鱼猪等养殖场)和1-2个非固定观测项目(苗木、花卉等),所有岗位明确责任人,形成乡镇全覆盖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 k. ^! w' j1 d) P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5 O) E4 N- l5 C8 U

选取汉海极地海洋世界作为观测点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作为我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向广大市民做科普知识宣传。海洋世界基本是全家出游的旅游项目,因而其宣传普及面将尽可能覆盖各年龄层。不仅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也给家长们的防震意识起到加强作用。

1 |& K- ]$ l6 B3 ?! M

地震群测群防的概念需要最广大群众基础的支持。合肥市地震局与合肥地震学会联手制作了地震小常识的科普小册子,用以向海洋世界的游客分发。册子内容简单易懂,尤其针对儿童这一群体。“群测群防、群专结合”将进一步推进合肥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

: F5 p* v! Q0 t/ V: V3 o9 d3 _

( 记者 方平 曹莹莹)

$ t" Q4 s8 s9 { ) {* a- ?0 y, x) \6 u6 q \5 F4 ?0 l' G$ J& Y+ q: P0 Z * j( M& s/ t2 t/ ?. o) E2 g 2 ?" d* A; O$ V% q- V7 R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墨趣
活跃在昨天 07: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