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嘉庚”号上探索海洋生物多样性 - 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

[复制链接]
0 L1 C0 s7 u# y y+ B0 g( U I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 F) e+ v! Y2 x9 V4 k

海孕万物,是造物者的诗句

' }/ S; i3 `+ g- c7 Q

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

* ?9 h+ R' Q+ L% \+ D9 I8 U4 I

联合国将每年6月8日定为

) [; }# B. Y( w) w- z x# X. D

世界海洋日

2 W' s" f% _" J0 y* h# l$ J0 F

尤其关注以青年为主导的

3 U* R9 ^* A# k3 \ ?( k" X3 U

蓝色星球保护行动

' w7 T$ o* e1 x4 c$ R/ z

今年已是第十四个年头

+ y! i, F6 h6 P3 m7 U2 O2 q

”同一个海洋,同一个气候,同一个未来“

* o/ q5 p( e, v4 V* X2 v" M1 c) B

是2022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

k5 e' S' K y5 J

要想守护同一个海洋

. D/ \) g+ O; b- J: x+ G

就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 D- M" \% o* p" I

要想创造海洋更好的未来

1 D4 y; x9 I& D

就要点燃青少年心中的蓝色火种

9 D. W$ J# L, f1 y3 _" c/ |
, z8 ^% p4 f( t- F' \
/ E+ Y8 b$ ~. k/ M4 i
! Q' E( m+ T! H
3 b" T3 m! K( P1 J
1 T. M1 l8 F! H5 w: t) x1 K
关闭
; i' L6 B7 [, z9 e* G
观看更多
" l# ^0 |7 H1 L6 x
更多
+ [9 u$ J* G c% w4 U
1 i+ F* A4 U/ Q
3 h- {6 D6 e4 x# u! m
, C. z+ F" I0 q. ^. `8 F
正在加载
# ~! E' n! o! e5 o9 \% S0 D
正在加载
! l' q/ [ Z" j5 P; A" L# g& F
- R! S& n3 r" A9 ?" ^- |, x2 B
" G. _! y$ X1 b+ v: M$ Z5 t6 f
0 @* n8 P6 P- S H- b
* j2 ?, B N/ Y/ h( a
' w- a. D7 R# e. t
* o- ] ?/ `+ n8 T
9 [! O8 a$ \+ U: L/ d1 K
退出全屏
9 b6 N I, g+ t9 u! ^
; ^; i! j3 H3 m) V9 B$ N
, s, d2 i4 g( z% x+ Q& S. X; g
* W' K1 B o# ~; w
0 s( z# C; F* y3 N/ I+ j. `: i, C
1 f. ?! W; {. h2 V8 t
5 L. |( Z! n1 \8 \
# V% F. v6 C/ U1 q' U$ ^+ H
( C/ Y6 E p4 u" W( X- m
( ~& j2 x, S+ v+ N
2 [* ]. ^3 W ]$ R, {- q8 {( _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 W; x2 C5 ]$ F( |7 q
0 t. ]: ]3 ]1 {6 G$ H9 C4 Q
( [) Q& ]: p. j! U. ?/ y8 G
" q# N- w: {" ~* [2 ~
" D; C" B5 z7 N
! N* j0 T. w5 e! W( y
1 G. d# o: l" l1 j% [
! {% r& C0 F( N. D! v, W
& {4 G( E1 E" S& F. t ( Q" W) `- U8 L* O
6 {) w9 E. h0 B9 V' V
' X1 m$ g. x1 N1 K$ \& a

▲活动花絮

! {/ e8 L/ Y* Z/ s' M+ y

在世界海洋日前夕,

! |" X. I5 I# [6 A/ | # ^0 Q# I: ]: K6 ~, r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光·遇》,

* G- G, K1 y. z" m8 p) N* b2 _) t

依托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y5 I" X) Z$ j3 Q$ T U( S& A

“嘉庚”号科考船、

7 a) L8 B4 B. n% }. }9 a2 s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5 u! e( G9 H6 J0 W7 Y

在“嘉庚”号科考船上开展了一场

- r, e. H: v( I0 p$ E- I

别开生面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

, W7 r* Q- q( ]

这艘全球顶级科考船上迎来了

5 \( S5 F; L3 b5 e

一群年轻的“客人”

' | d' t4 |6 }: B3 V2 X& [6 E

——来自厦门一中的同学们。

& T; G& T6 A; n

少年们在“嘉庚”号上探海观澜,

( A; ]7 M/ s+ b0 z9 h

一起解锁海洋重器的独特魅力,

. p- O8 B& I4 c! Q" ^% i

探索海洋生物多样性之美,

j9 N) M, |. G k! m/ U( G; M

感受国家海洋科技的强大。

i/ m- g* `* K# k

同一片海洋

( o/ D0 I4 l8 Z* A# q+ n: o

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 V" Q$ o* @" ~& U- L" w

与其他领域相比,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 Z6 I: H9 X6 [* L B

良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支持着蓝色星球的健康运转,提供着促进人类健康、福祉和繁荣的各种功能。

/ g1 ?# C) |, Z8 {+ M

浩瀚的海洋孕育了数不胜数的生命体,“呼吸在同一片水域下”使得它们之间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共生关系。

1 d; q; M7 @1 a/ Q" a2 P7 k7 v

围绕这个话题,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科普官员,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吴昊昊老师在“嘉庚”号上,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有趣生动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主题讲座

; W; D- e& w) W5 u4 B

▲吴昊昊老师

2 ~6 Q6 k' p0 F2 F* J g

如同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和互助,海洋生物之间,同样有着丰富的社交和互助关系。

) h0 `' h5 D3 ?, I* J: M 7 {6 l | x6 P v# x

“共生”的概念便是用来概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命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

. s3 }# v, L$ f3 s4 G

▲海龟与鮣鱼/图源:Shane Gross

2 }, R' |! @- \* c

共生关系有着丰富的形式,以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作为参考,最常被讨论的三种关系分别是寄生、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J% |* v) V4 }( T4 h$ O2 \

/

! x/ e" k9 L9 r5 @

# 寄生

, L* `$ C: Z: I! N7 ?

寄生通常用来形容一方受益,另一方则受害的共生关系。比如漫步海滩时常常会见到的藤壶,便主要寄生在大型鲸的体表上,有些还会寄生在乌龟的龟壳上。这种寄生的关系,可能会对宿主的生存造成威胁。

: G% Z2 v: |" U. @: f. @3 s6 l

▲藤壶寄生于乌龟表面/图源:DAVID FENWICK

0 ^, L* P, n& Y5 k

/

3 u$ g! `; m Z% q8 v8 `& I

#偏利共生

; ^7 u3 }& d, C" r3 p! `1 h; [

偏利共生则是指生物一方受益,另一方则无明显利害。这一关系的代表生物对则是䲟(yìn)鱼鲨鱼。

6 O: l) G0 T" ]! u

▲偏利共生的䲟鱼与鲨鱼/图源:Albert Kok

9 [5 Y f! X. E* H3 _) j4 m

䲟鱼又被称为“海洋旅行家”“吸盘鱼”,他们的头部扁平,上方有一个大大的椭圆形吸盘。当它们的吸盘具有吸附能力之后,它们便会静静等待“大船”——鲨鱼、鲸鱼、海龟等大型海洋生物的到来。

& P& G# z* T' h4 r2 ?

䲟鱼凭借其较小的体型以及礁石珊瑚的遮挡,迅速吸附到大型海洋生物的身体上,“乘坐”着“大船”去往更远的海域。

/ x' r. c7 l2 r% C4 L

▲偏利共生的䲟鱼与鲨鱼/图源:Discovery Channel

P4 ~% D( Z2 i9 W" ]4 Q; j1 ~0 R

在这一对关系中,䲟鱼的吸附不会对鲨鱼造成危害,因此鲨鱼并没有明显的利害得失,而䲟鱼不仅可以搭“顺风车”,偶尔还能吃“剩饭”,它便是这偏利共生关系中的受益者。

, P3 Z/ `5 V( j

/

5 O$ h4 C0 r2 o# }# O5 L

#互利共生

. B2 `9 H+ x4 u; z

互利共生关系则是指共生两方均受益的关系。例如小丑鱼(海葵鱼)和海葵。

, T0 T% @6 y) Y3 K+ j0 y9 o G

小丑鱼的身体表面特殊的体表粘液,保护它不受到海葵毒液的影响。在海葵的保护下,小丑鱼可以安心筑巢、产卵。

, q2 m6 D( _# p1 M* _

▲互利共生的小丑鱼与海葵/图源:Levent Konuk

6 ~) O3 X/ T9 Q: @) I9 E

此外小丑鱼还会除去海葵中的坏死组织、寄生虫,并减少残屑沉淀到海葵丛中。这便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

' c9 J* C! f' a* p$ q0 A$ s4 r& P

通过吴昊昊老师的耐心讲解,

3 d" \! d v: Y1 @% f" `: Z

和大量生物图片的展示,

7 d) o, y0 r1 c# X

海洋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变得浅显易懂。

6 F9 o, y3 K+ X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里,

; [! m) }5 k6 i n! o! }' A

万物伟大又渺小,

6 Q$ ^) s/ Q9 B$ p( A

丰富无比的关系网证实了

1 K4 E9 x7 u q+ E0 x

每一种生物都非独立生存,

& F9 X6 K# G$ a) }8 y7 Z5 a

而是融洽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 t: T5 E5 u! g3 {- P8 _

共享蓝色海洋。

- @; R) Q" ]* F8 ~

同一个未来

3 U4 f7 P1 b3 j

启航吧!后浪

, W c" e' E* ^. }

守护海洋不仅要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现在0 D) t. T. J7 s

[4 ?0 h, W Z4 U % w% d$ x1 a1 `; c _! r; ` s

更要关心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 {0 ]6 s4 @2 [( L! H: T& ]6 t+ s

本次实践活动特别邀请

. r/ ^6 t- {( J& ?+ |6 O8 A2 }, {7 V

厦门一中的小伙伴

8 h7 F- a9 K+ l9 Z5 K

实地参观“嘉庚”

' j* M9 j6 u) ]& ?; C5 i B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

# x o5 ~. O" e

激发少年们观澜探海的热情

1 ~ I( X8 N, j- J. h# L7 s

在少年心中种下大海的种子

, \' T- k( o% ]" u: a

在厦门大学志愿者讲解员的带领下,

; N+ c, @/ x: }6 C( o* J# L & @' p" x! U* K. s- s1 q/ }. F

同学们从甲板参观到驾驶室

" t, O, z2 t9 f4 O- a: U2 o+ M5 ^

实验区参观到生活区

9 F7 t, ~( r3 ]% e+ w. P

“嘉庚”号的船体情况

7 u+ G( o7 T) c/ Q% d, [6 G

各个活动区域的用途

1 [/ @" u5 ?% a" a

海洋科考设备的作用

/ H' o1 D& z; F

各航次相关的海洋知识

K/ W! x& L% [2 c7 R/ ]( D

逐渐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 `. q$ w: L) G Q. O: i

少年们就像汪洋里自由的鱼儿一样,

( d6 U* w( K8 A2 U- E" T* C- X

有序地穿梭在“嘉庚”号的各处,

6 ?+ X+ m9 c6 o1 D

在被“嘉庚”号齐全先进的功能

+ G% o" f( n, j7 f

与新奇丰富的海洋知识震撼的同时,

/ _9 H/ U* p! J z" \5 s

少年心中海洋的种子也逐渐破土而出。

$ @& y+ ~/ c9 Z6 G, f- e: o6 q, I

万李老师

4 l# E8 I' y, n1 h V+ d

厦门一中

9 T1 M2 w" |+ k* M

“嘉庚”号作为厦大科研的“主力”之一,背后承载着嘉庚精神。

& I0 b0 s% s5 }( O3 K

“嘉庚”号上精密的研究仪器让我都感到十分震撼。我相信通过参观“嘉庚”号,厦门一中孩子们的眼界将会被进一步被打开。

2 [0 k/ N5 H. X# u5 }1 O/ h! {

我希望本次经历能够成为他们未来进一步探索海洋、探索世界、探索人生的动力和精神源泉。

$ _. D: _! s! Y3 t4 D

“海洋代言人”媒体训练营,是70.8海洋媒体实验室开展的海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是第二届。

2 V9 ?* |% A0 Q' E' I

经过一次次科普内容 % a: b+ l W3 T' ?

的输出、

8 G% O" t' r) t" y7 K % q# ]" [3 b# w+ ?/ C8 r7 O) f

一场场科普活动的磨练,

2 F' D, U1 R* S7 l% E! U3 t5 F# |

学员们的科普技能被逐一点亮,

9 g3 ]) H% ]- O% [4 X3 z! D' C

从海洋传播“小白”逐渐变成

8 f. @" i$ l, K6 D. |9 V/ }

合格的“海洋代言人”

/ D( n9 q( [& m) i' u$ w

在活动现场,

# x, l0 m L& j, T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

9 y8 m9 K+ s+ o/ W6 {9 a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副主任游伟伟老师

" O* r4 [$ g, b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蕾老师

1 M% D% U3 U1 { P

2021年海洋媒体训练营的  

$ ^" F* |' s$ @( Y6 C1 I

学员们颁发项目证书,

* G% F/ ]. Q" T& u2 i

为这一季海洋媒体训练营画下圆满的句号。

3 j8 |+ A" c; j! o2 J1 `

 游伟伟老师

5 y8 l+ g8 o; ^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

3 F' F4 D7 p7 n; j

70.8海洋媒体实验室副主任

4 w8 {' @0 ]+ i& x( @# F! C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5年成立初期,还未有相应的技术和设施能够探索远海,只能在台湾海峡附近进行研究。

; R. W" U; |8 @0 ?* e

但在15年后的今天,“嘉庚”号已经可以去极地以外的几乎所有海域。

$ N0 n* q. S0 f1 S% [& k) |8 C % A- d3 d0 P- d) J

“这就是我们15年完成的事情,你们未来的15年还会创造出更多”游伟伟老师说。

6 _! P% d% [2 Z2 c+ r4 W/ @" f5 n% Q

他认为,厦门大学的所有同学和老师,都有义务去做跟海洋相关的事情,都可以做海洋代言人

' i- E1 T, L; }' {- a

孙蕾老师

* _2 t7 V) K& f6 t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海洋对我们全人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思考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关系。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它不同于海洋生物,而它是一种更深远,更绵长的共生关系。

孙蕾老师从她专业的角度,分享了两件能为海洋做的事情:

2 Q" c" S: d0 ~, Y$ K- i6 T

一是借助新闻媒体,面向大众开展海洋知识的科学普及,让更多的公众对海洋好奇,了解海洋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

0 W& c1 o; Q2 c" E$ b

二是需要落地在基础教育体系中,邀请中小学生一起探索海洋,因为海洋既像父亲一样宏大,又像母亲一样承载,我们应该吸引最优秀的青年学子加入海洋科研的队伍。

8 |$ {; g1 |+ F

天不言而四时行,海不语而万物生

6 F. U; H4 b ]

海洋之美,在于万物共生

/ {6 M5 N5 b$ }& R! J: U

海洋之未来,离不开青少年的培养

0 ]. i( t9 s' I& o, q, z

海洋生物之间有着多样的共生关系,

" N9 D- p3 {2 [8 I1 O: i" i7 Y% }5 ]

而人类与海洋的命运又何尝不是休戚与共。

1 |# _- q* R' \* W! ?3 L

正如孙蕾老师所说

7 N- Z+ J0 C, {% n5 ]

海洋既像父亲一样宏大,

6 x+ O! _3 m- A8 W+ K5 S6 Q* i4 L

也像母亲一样承载着我们人类的命运。

0 D; k# o' L, ?; G$ t6 D( N2 Z

我们应该让我们与海洋的共生关系

! e4 E/ x+ R! N+ g& z

走得更远。

- U: T# |5 {( Q/ b

科学指导:吴昊昊

. o2 v; X. e7 M! _. Y

撰文:王芳、胡景云、张馨月

' ~+ v# ]5 Q; t! T

排版:王芳

6 e2 N) E; T) B- K# U; ?

责编:甘少敏

# ?$ v1 C7 D$ P) i5 G

总编:70.8海洋媒体实验室

-END- ; _5 H3 x V5 _3 C

(本公众号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Y: E* m( B) I1 r+ j6 s* i/ Y) }# g ; C6 k/ w8 } @; J9 m: p' } ' H* a' b0 i7 L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大狼
活跃在8 小时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