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争气——仰止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

[复制链接]
记得最早听到童第周的名字,还是在我的中学时代,而真正知晓童第周先生却是在那20多年之后了。
/ K- |9 w! ], o- F- s' u
6 Z  Z% o) _; L1 D  k# B7 F% V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我有幸第一次走进座落在青岛汇泉湾畔的中科院海洋所,在紧邻南海路的海洋所科研楼一楼的走廊里,看到了童第周先生的照片赫然悬挂在雪白的墙壁上,这时方知童第周先生曾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的时间。+ y. P+ R8 g% m
之后了解到童第周曾任海洋所所长多年,而多年以来在海洋所每当老一代人提到童第周很少听到有人称之他童所长,大都是称其为童先生,总是给人一种熟悉感,一种亲切感。即便是在笔者后来多次采访德高望重的曾呈奎老先生时,曾老也总是称其为童先生,表达岀了他对童先生由衷的敬意。
, z% O5 `- G/ O! ~凝视童先生照片我肃然起敬,正是如此每每总会想起曾读过的一篇小学课文:“一定要争气”,课文“一定要争气”的主人公即是童第周。
% Y4 r; N# M) Z( J+ W8 E; F: e* w' |. ?  P4 h+ I! [
$ h; f0 }& D/ A" ?
童第周先生

" j$ R( E. L! T4 Z+ {4 y
1 W, P4 a9 k5 z5 W童第周,字蔚孙,(1902.5.28一1979.3.30),浙江鄞县人(今宁波市鄞州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杰出领导者,开创了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 E* I+ a+ c. A9 ~"一定要争气"课文,讲述的是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两件往事,表现出了他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的一面,因为只有经过奋发图强,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的历练。
* K" F, B: C: r' W6 Q- l# `( z) V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东乡童家岙(今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清贫,靠兄长抚养。- J7 x/ \8 A: ^: y: f
为自己,他说:"一定要争气"。/ R& i8 v% ]! R$ {* j8 L& D
1918年,童第周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之后成为宁波效实中学三年级的最后一名插班生。经过三年多的刻苦努力,1922年他逆袭以第一名的学习成绩毕业。毕业后本可以直接升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但因时年大哥生病只能放弃上大学回乡理家。( j7 M" z6 e7 k# j% i9 g
一年后,1923年他先后报考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均未考上,后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做特别旁听生,之后考入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 ?8 \' S3 K! A
为祖国,他说:"一定要争气"。
! N6 k, g) s4 M+ V1927年,童第周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经人介绍到了浙江省桐庐县任县建设科科长。同年由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推荐,到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k' d, k2 }6 \" l* v, t) i
1930年,经亲友资助乘火车前去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习,并在布鲁塞尔(A.Brachet)实验室开始胚胎学研究。由于成绩非凡,1934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W2 d. `' b" P: F

3 J: H2 a4 x+ Y5 o* o: m6 F
童第周在实验室工作

. j# n9 L1 B+ g. ^# `在比利时留学时,童第周与其它国家的学生一起跟欧洲一位著名的教授学习。旧中国贫困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时常被同学瞧不起。当时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既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有耐心和细心。教授本人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其它同学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坚持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 |/ L  [$ b9 F* h; m. E2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而童第周激动地表示:"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1 ^0 j3 a! ]- r
童第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顾战乱危险毅然回国,自1934年起,他先后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童第周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3月30日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7岁。: ^6 G' U; \! V% E; x& V8 z) m
为了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童第周先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46年他聘请在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学成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来山东大学任教,并与曾呈奎共同创建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1948年他征得学校同意,聘请在美国的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担任山东大学海洋学教授,为山东大学海洋系及后来的山东海洋学院和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的成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46年,他聘请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的海洋生物学家郑重来山东大学任教,后因战争影响郑重教授到了厦门大学。8 {/ k, c, K  }- H& a) c9 W2 g
1949年10月,他与曾呈奎教授联名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建议在青岛成立全国性海洋研究所被采纳。195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青岛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一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童第周,副主任曾呈奎、张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全面、系统、规模化发展的开端。迄至1978年,童第周先生一直是这个研究机构的主要领导者。! L4 k5 l2 G) v( P/ ]
0 T9 M$ V! `+ h) {
' ?& F6 T3 Z. m* |) Z# g
6 r& [0 W. f" A3 R: i) d
3 d3 D4 K: W6 m* ^) p
1964年,童第周(前左二)等在莱阳路28号合影留念
) q) @# I. A0 i
童第周先生参与了1956一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一1972年国家科技十年规划以及基础学科长远规划的制定,其中参与领导了有关生物学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生物学规划中包含了海洋生物学的内容,强调了海洋生物学的重要性,为海洋生物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X' Y9 `: X; J  `- X: I% ^1 Q! k: z童第周先生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用以培养科学人才。他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教授过普通动物学、细胞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胚胎学和实验胚胎学等课程,同时还非常重视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 R0 ^: j4 B* j4 Q$ u* `. G
仰止童第周先生,不由想起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其实同理:"所谓研究所者,非谓有研究楼之谓也,有大科学家之谓也。") A2 B7 T+ v# x4 t
童第周先生开创性的科学研究,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像;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年代我国完成鱼类异种克隆和成年鲫鱼体分种克隆打下了基础,因此原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称之为"克隆先驱"。
' B9 [& g4 S0 c2 @
关山苍苍,海水泱泱,

  M0 s# r, a  U6 F; Q/ U3 V7 I
仰止先辈,师风流芳,
1 A7 {: B2 o; k4 u& n7 P2 H) x
后人辈出,山高水长。
1 j2 b4 d* \& C& U9 w% R0 A
3 l5 l$ s) V& K/ t
<hr/>图片:光明网;中国科学院网站
% d6 U. ~% o6 i* d8 }; ?: g. J" D9 m' Y5 R
参考文献:《方兴未艾的传承一一纪念童第周百年诞辰论文集》,海洋出版社
/ G. a2 c, L: }8 Y& a; u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eejiafu
活跃在昨天 16: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