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制药用水--吾爱海洋

[复制链接]
纯化水质量标准
电导率(μS/cm) 5.1 (25℃)
TOC (ppb) 500
微生物限度(CFU/ml) 100
注射水质量标准
电导率(μS/cm) 1.3 (25℃)
TOC(ppb) 500
微生物限度(CFU/100ml) 10
内毒素(EU/ml) 0.25 0.25 0.25


制药用水分类及水质标准

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zui大,使用zui广的一种原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而且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很大,其中工艺用水量占相当比例。水在药品生产中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输液生产中工艺用水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家申报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其生产厂房所能达到的洁净级别及制药用水所能达到的标准,是制药企业在GMP认证中将要重点检查的两个主要项目。
  
   
一、制药用水分类及水质标准
  
     1、分类
  
   
通常可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以下简称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中又另列“杀菌注射用水”一项。
它们的含义是:
  
     1.1 饮用水PotableWater):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又称原水。2000中国药典规定;饮用水不能直接用作制剂和制备或试验用水。
  
     1.2  纯化水(Purifide Water):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非热处理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去离子水。
采用特殊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法制备的纯化水,一般又称蒸馏水。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1.3 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是以纯化水作为原水,经特殊设计的蒸馏器蒸馏,冷凝冷却后经膜过滤制备而得的水。
  
   
目前一般的蒸馏器有多效蒸馏水机和气压式蒸馏水机等。
  
经蒸馏后的水需再经徽孔过滤方可作注射用水,徽孔过滤膜的孔径应为≤0.45μm。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1.4 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为注射用水依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的水。灭菌注射用水用于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2、的水质标准
  
    2.l 饮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需定期检测饮用水水质,在当前原水水质遭受有机物等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有效措施,不使因饮用水水质波动而影响药品质量。
  
    2.2 纯化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
2000中国药典对纯化水在酸碱度、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等项均提出了具体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在制水工艺中通常采用在线检测纯化水的电阻率值的大小,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制药行业的纯化水的电阻率通常应≥0.5MΩ.cm/25℃,对于注射剂、滴眼剂容器冲洗用的纯化水电阻率应≥1.0MΩ.cm/25℃。
  
    由于生产纯化水的过程中存在水质被污染的可能性,所以对各种生产装置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微生物污染,对其各个部位及其流出的水应经常监测,尤其是当这些部位停用几小时后再使用时。为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应定期清洗设备管道、更换膜组件或再生离子交换树脂。
  
     2.3 注射用水;应符合200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注射用水标准。2000中国药典对注射用水的水质除对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各项依照纯化水项下的方法检查,并应符合规定外,在氨的测试中所采用的氯化铵溶液(为对照液)的用量作了变动,由1.5ml减为1.0ml,并对水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提出了检测方法及要求,要求每1ml注射用水中含细菌内毒素应小于0.25EU
  
     
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类。注射用水制备             期清    ,消      菌,验   证合 后方 可投入使用。 射用 水水质        测,保        2000中国药典标准。
  
   
二、GMP对制备装置的要求  
1998年修订后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第三十一条至第三十七条中对制药设备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也同样适合于的制备装置、输送的管道及贮藏的器皿。
  
   
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制备装置、输送的管道及贮藏的器皿应优先考虑如何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至少应达到如下的要求:
  
    l、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
  
    2、为便于拆装、更换、清洗零件,执行机构的设计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系统化
零部件。
  
    3、设备内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容易清洗、灭菌。零件表面应做镀铝等
表面处理,以耐腐蚀.防止生锈。设备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剥落。
  
     4制备纯化水设备应采用俄联不锈钢成其他经验证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制备纯化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验证。
  
     5、注射用水接触的材料必须是低发不锈钢(例如316L,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不对本质产生污染的材料。制备注射用水的设备应定期清洗,并对清洗效果验证。
  
    6、的储存:
  
    6.1 纯化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 24/小时,其储罐宜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材料制作。储罐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罐内壁应光滑,接管口和焊缝不形成死角或沙眼,不宜采用可能滞水污染的波位计和温度计。对储罐要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并对清洗、灭菌效果验证。
  
    6.2 注射用水储存周期不宜大于12小时,否则应在80℃以上保温保存或65℃以上保温循环。其储罐应采用低碳不锈钢或其他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制作。储罐宜采用保温夹套,保证注射用水在80℃以上存放。储罐苦不采用氮气保护,那么保护其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罐宜采用球形或圆柱形,内壁应光滑,接管和焊缝不应有死角和沙眼。应采用不会形成滞水污染的显示该面、温度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对注射用水储罐要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并对清洗,灭菌效果验证。
  
    6.3 灭菌注射用水对储罐的要求与注射用水的储罐要求基本相同,但用于灭菌注射用水的储罐宜采用氯气保护。
  
    7、的输送
  
    7.1 纯化水和宜采用易拆卸清洗、消毒的不锈钢泵输送。气压送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场合,压缩空气和氮气须净化处理。
  
    7.2  纯化水宜采用循环管路输送。管路设计应简洁,应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应采用不锈钢管或经验证无毒,耐腐蚀,不渗出污染离子的其他管材。阀门宜采用*的卫生级阀门,输送纯化水应标明流向。
  
    7.3 注射用水应采用循环管路输送。管路应保温,注射用水在循环中应控制温度,不应低于65℃。管路设计应简洁,应避免盲管和死角,从供水主干线的中心为起点,不宜具有长于6倍直径的死终端。管路应采用低碳不锈钢管。阀门宜采用死*的卫生级阀门,输送注射用水管路应标明流向。
  
7.4  输送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的管道、输送泵应定期清洗、消毒灭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压力客器的设计,须由有许可证的单位及合格人员承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80)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典型的纯水化制备系统(供参考)
  
   
对于制药行业,由于原水水质的不同,前处理工艺将会有所不同,有如下三种典型的纯化水制备系统的工艺可供选择:
  
   
典型工艺流程(-):
  
   
本工艺采用电除盐(EDI)新技术,可连续运行,天化学污染,节省了传统离子交换工艺中的反冲、再生和清洗用水,水的利 高,其占地面 温床工艺的10-15%左右,运行成本约为传统温床工艺的65%左右,启动与操作简单,只需调整电除盐(EDI)的电流 度,即可方 便   制出 阻率  0.5-10MΩ.cm/25℃间 任一 给定值的高 水,即产品水的电阻率可以任意调整。这一工艺流程是目前国内的高纯水制取工艺,无疑是新建药厂应优先选用的工艺流程。
  
   
典型工艺流程(二):
  
   
本工艺适合于老制药企业的技术改造,用反渗透设备替代了脱盐率低,水利用率低,能脱除有机物质的电渗析工序。可将老厂原有制水工艺流程中的混床系统保留,以作为反渗透产品水的精脱盐环节。此工艺充分发挥了反渗透设备高脱盐、高去除有机物质的优点,于反渗透工艺的脱盐率≥98%,这将极大地延长了后道混床工序的再生周期。随着国内组装反渗透设备的推广,反渗透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的认可和广泛使用。
  
   
典型工艺流程(三)
  
    本工艺适用于处理水质较好的原水,产品水溶解性总固体及总硬度均较低,电阻率接近0.5mΩ.cm/25℃。采用二级反渗透可使设备的自动化程序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而言,如何使水质符合’2000中国药典的要求;如何在储存、输送及使用中使水质不变差,这无疑是中必须关注的两个重点。结合前文所提的三个典型制水工艺,在遵循GMP规章要求的前提下,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在制药行业整个制水工艺中,以深度脱盐工序为界,在深度脱盐工序[如电除盐(EDI、混床、二级反渗透]的水管(含   出 水  管)以 后  与  制  药  用  水 直  接   接    触  的  管道/、   罐、增压    泵、紫           器、0.45μ微孔过滤器等部件应采用低碳不锈(如316L)或能耐高温消毒,并经验证不对水质产生污染的材料。在深度脱盐工序[含电除盐(EDI)、混床、二级反渗透]之前的管道、紫外杀菌器、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5μ微孔过滤器、高压泵、膜壳、储罐均可采用304不锈钢、聚    烯工 料、ABS工程塑料、UPVC        塑料     、玻                 等。这                              应为获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并应通过省级以上卫生部门的验证。

转载自:化工仪器网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liuxqlrsd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