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新时代向海经济的构成要件

[复制链接]
从政治视角审视新时代陆海融合的向海经济复合系统,有助于发现各种陆海活动主体之间关联互动的构成要件、陆海要素的发展进路及其整体行为和功能。向海经济复合系统的构成要件包括陆海统筹的战略考量、陆海协同的动力支撑、陆海联动的协作合力、陆海一体的统合目标。发展进路呈现为由陆向海的思维转向、以陆促海的立体推进、以海带陆的转型升级、陆海合体的深度嵌入四个递进过程。打造好向海经济的新时代价值在于能够整体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向海经济发展质量,增添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培植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8 c" @4 h) h& L. Y
一、陆海统筹的战略考量3 S/ d; x7 b; X* A* G6 X
西方海洋文明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主要集中在环地中海内域,自近代出内海入外海的冒险探索以来,开启了欧洲海洋列强兴衰史。从早期邻海小国到后期海洋大国,海权经历了从纵深狭小的靠海小国向靠海大国又经海岛型国家向陆海兼备型大国转移的演变历程。当代海洋强国美国的建国始于海路,由北美东部沿海深入内陆又通达北美西海岸,其海洋霸权建基于陆海经济的协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陆域强国,海洋经济及海洋霸权阙如,最终导致西方强权从海路侵入,这也是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束缚所致的后果。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重陆轻海传统思维虽有很大改观,但受综合国力所限,尚未有根本突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主要涉及平衡工业再布局问题,陆地和海洋孰重孰轻问题没有进一步论及。( d' m3 `  ~/ g" ^) e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的认识逐步改变,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主要是面向海洋方向,从中国最早沿海特区城市的设立,到沿海开放城市的扩展,面朝大海、蓄力海洋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沿海省份开始“念山海经”到2017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一锤定音提出发展“向海经济”,陆海统筹的战略考量上升为全球视野和格局下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首先,陆海统筹是陆海之间动态平衡的战略考量,是传统“陆海二元化”思维之扬弃和老套“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思想之解放,是以全新视角审视陆域与海域,认为陆域与海域同等重要,既不能重陆轻海也不能重海轻陆,陆海发展不可偏向偏离偏废,而是紧密关联的“同生根”和“比翼鸟”。其次,陆海统筹是一种决策方法的科学优化。陆海统筹将陆域与海域统一筹划,从陆域经济到海域经济,从海洋经济到向海经济,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和层级有了重大转变和升格,即从沿海地市到全省全局,从国家层面看海洋到从世界高度俯视陆海,陆海一体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高质量经济支撑,这决非单一的经济视角所能兼顾。最后,陆海统筹是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从政的亲身经历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发展的正反经验和历史教训,审慎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经过梳理和研判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新发展理念,这个理念一经提出,就对新时代中国向海经济发展产生划时代的重大影响。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建设,“陆海统筹”成为“海洋强国”“经略海洋”“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观和方法论,对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产生巨大影响。, ?1 x" @  R8 B% {5 p$ s
二、陆海协同的动力支撑2 W/ {4 ?3 W9 c8 g* S/ t: m
向海经济是陆域和海域两大不同资源系统相互协调和作用以协同一致地完成陆海一体化的增长过程。协同理论旨在反思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与演化规律,“协同系统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子系统组成、能够以自组织方式逐渐演变成为宏观上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型系统”。陆海经济协同发展是指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之间相互协同、互推共进,使陆海经济成为一个新的向海经济整体系统得到发展。协同理论表明,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交互协同能够催生单个系统所不存在的新的结构和功能,而且生成超出各子系统加和的协同效应。陆海协同的关键是建立协同共进的自组织协调机制,陆海协同具备自组织的两个要件:一是陆域与海域两个子系统的开放性,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相牵引,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联动活力,这与政治学分析区分的封闭式系统应变能力弱而开放性系统应变能力强是契合的;二是陆海整体系统各子系统具有非线性相关系性,相互能够协调合作,减少内耗,分别能够发挥各自的功能效应。陆海协同的驱动要素是实现陆海有效协同的重要推手,陆海协同的驱动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9 x4 ?# @% i1 N( N- p& V
科技驱动要素# j) `: c% T2 V( u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直接引领涉海科技发展,信息、大数据、生物、纳米、新能源、物联网、5G等前沿尖端技术领域的群体性突破态势,已经对世界竞争格局和财富获取产生了重大影响。科技兴海是陆海协同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主政福建宁德时就强调“科技兴海”,当地推广的网箱养鱼项目得到国家科委农业“星火计划”支持,成功解决了大黄鱼人工育苗的世界性难题,通过科技带动了当地海洋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指出,海洋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竞争,科研水平的高度决定海洋开发的深度;要以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促使海洋开发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要强化海洋科技队伍建设,加强海洋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加强深海科技研究,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海洋开发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建设“智慧海洋”,科技驱动的陆海协同潜能巨大。; O1 T$ f1 J$ |7 ]9 i
市场驱动要素
6 s1 V# |( \: E' A: r( W$ H& A陆海经济产学研合作的市场需求巨大,这一市场需求催生了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内需性和稳定性合作。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科技研发的主体力量,主要通过纵向的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经费资助和横向的企业合作,以及由合作研发、委托代理研发、专利转让与授权等方式获得经费收入。产学研合作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提高海洋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的科技水平方面入手,剔除低水平重复建设,由市场驱动海洋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领先的生产力和市场效益。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以约束市场主体行为,防范并反对垄断,制止开放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海洋经济市场秩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条件,以保障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能够平等获取生产要素,陆海经济要素配置要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有序竞争来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和效果最强化。2 O% }1 D5 l$ X, _  F6 j( u
文化驱动要素  O. _2 G. n2 m4 W
陆海协同是陆海之间及子系统内部的整合与融合,并非1+1=2”的合并过程,不仅涉及到协同理念的整合,而且也与不同文化价值观念融合相关。相对于陆域文化,源自人类在海洋开发与利用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海洋文化具有自身的形成背景、演进历程和涉海特征;对海洋未知的好奇心和征服欲,对远海财富的向往和追逐,迫使讨海之人需要更具冒险精神并付出更艰辛的劳力才有可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全球海洋湾区大都是一个移民人口汇聚的大都会,多元文化经长期的交锋交流交融并被本土海洋文化吸纳后形成了独有的大湾区地域文化,对向海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驱动作用。以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为代表的世界最知名的三大海洋湾区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创新创意,勇于挑战”的海洋湾区成长文化密不可分,“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世界上60%的大城市坐落在湾区,75%的经济总量集中于湾区”。放眼国内,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大湾区以及与京津冀城市群一体两面的环渤海大湾区也具有较为典型的移民特质及陆海文化,这是发展向海经济实现陆海协同的丰厚文化资源。; b# s( Y9 P1 w# t( F- |
三、陆海联动的合力推手1 u  b0 E% L8 k+ @. ^6 A
向海经济作为一个陆海经济资源集合和关联的复合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动必然要引起其他关联资源的变动,因而需要各个资源系统联合行动,以相互支持而非相互损耗。“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划陆海联动,既要谋全局,也要谋一域,陆海联动主要呈现为陆海联动四个层级的联动:从省域到省际、从国家到国际的递进联动轨迹。4 M  I% w  `$ I; ^5 a
省域内部的陆海联动
: V! M0 c" p+ i从北到南,虽然中国沿海各省市的陆域面积小,可利用土地少,资源较为贫乏,但倚靠大海,海洋成为沿海地域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资源、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最大的希望所在。19811月,福建省委常务书记项南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提出“要发挥福建‘山'和‘海'的优势,念好‘山海经',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林业、畜牧业、渔业、经济作物、外贸、轻工、科技和统一祖国的基地”。大念“山海经”事实上就是要向山和海要财富,山海协调、协作发展,实现山海资源多层次增值,这是沿海地区最早提出并实施陆海联动的,山海协作是陆海联动的最早实践版。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提出要缩小福建沿海和山区的发展差距,促进沿海和山区的协调发展,实施山海协作,“习近平亲力亲为推动山海协作,成立全省山海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担任召集人,建立全省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制度,并强调‘沿海和山区都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新世纪在浙江,习近平同志基于全省域生产力和全省人口的空间布局优化,促进陆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共进式协调发展的新高度,先后提出:要念好“山海经”,“山海协作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强陆域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省域内部陆海联动发展,为更大范围的陆海联动积累了成功经验。# k) m, R" @% T6 d+ h' j
省域之间的陆海联动
2 }' _+ a/ ?- G& B8 F8 N作为陆海兼备的大陆型国家,我国除了沿海省份之外,多数省份靠山不靠海,以往经略海洋意识的缺失,使得内陆省市长期以来无视出海通道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西部内陆省市开始探寻便捷的出海通道,长江通道主要承载了货运东西互济的重任,但就时效、成本和距离核算来说,江运通道并非最优选择,全球贸易近八成依赖于海路运输,故内陆各省市开始谋划以最经济、最便捷方式与海运接驳,实现陆海联运,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提速内地经济发展,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西北、大西南内陆各省市都有打通铁路、公路、水路与海运的急切需求,都在寻找各种合作机会和联动方式开辟出海通道,这成为省际之间陆海联动的直接动因。沿海省市也为承接内陆出海通道做足了文章,铆足了后劲,加快陆海联运的陆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域内沿海港口的不良竞争,无止境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陆海联运模式及出海路线,不过基于省际互动的陆海联动活力仍未被充分彰显和激活,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政策释放。$ z! l, f; e7 h5 m
国家层面的陆海联动0 N) b$ r2 y+ [! B/ g: l
立足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层面的陆海联动被置于区域发展规划当中。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以“四大板块”总体战略连带“五个重大”区域领衔战略,即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联动板块,从地理位置着眼就是“一江一河三大湾区”的领衔发展格局,江河通达、陆海联动的态势更加突显。此外,再加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传统欠发达地区实施的专项支持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是全覆盖。打通陆域与海域之间的壁垒与阻隔的“最后一公里”是陆海联动的关键之处,江河海互通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在江河陆海衔接处将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新轴带,必将以经济发展新空间提高经济增长新天地。20198月,贯通南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这是统筹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作用显著。
) r. S0 W# B8 w" T0 [国际合作的陆海联动
# l- w& z8 _( E: u' \/ Z+ l# Q在改革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承亚欧大陆古丝绸之路精神,秉持各国人民过更好日子的愿望,首提“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与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型构出中国联动世界的陆海双通道,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共富事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陆海联动的陆上铁路中欧班列自2011319日开行以来,覆盖了亚欧大陆众多城市;海上运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也得到快速增长,尤其是陆海运输大规模增加的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增加了消费者选择和福利。“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核心内容是促进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开放包容的补充机制,重在以中国发展之优势和强项弥补沿途大多数国家基建短板,以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基建能力建设沿途国家。通过陆运与海运联动,中国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同时,也让各国从中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G5 a, Y  v" a+ X* k* c
四、陆海一体是统合目标
& T) r- F  {* D9 Q4 g; v2 I" p9 k首先,海水将陆地与海洋分隔,但陆地与海底却连在一起组成了地球,这表明陆地与海洋本身并不是分割的而是一体的,这是地理空间的陆海一体。其次,美国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提出的现代高技术经济正反馈理论认为,由以陆引海到由海促陆的资源开发与产品研发能够实现陆海双赢,“高技术产品的设计制造,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市场潜力也大,附加值高,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会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取得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13]。陆域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发展使产品单位成本大幅下降,在陆域产业形成效益积累并具有较高科技应用水平的条件下,将陆域获取的开发技术转移至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品研发,就能够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从而增加利润和收益。陆海统筹以产业发展重组空间效应,产生更大更优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陆海正反馈驱动的陆海一体化。最后是陆海过程一体与结果一体的统一。过程一体是在陆海统筹的系统思维牵引下,彻底扭转重陆轻海、以陆定海的传统观念,把海洋事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加以统筹,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协调陆海发展新型关系。以新时代经略海洋战略统领海洋综合管理,统筹陆海各类资源有序开发,发展陆海生态文明协同推进的绿蓝经济,保障陆海生态安全,进一步增强陆海科创能力,强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自主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开创陆海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5 n. U6 g3 t* l* f; J* }: C
  ' |3 {5 I2 x) M% ]8 d
文章来源:节选自《新时代向海经济的政治学分析:构成要件、发展进路与时代价值》,原刊于《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
; f3 c1 W) j+ m作者:杨勇,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