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宏润等: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海洋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复制链接]
一、我国海洋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
+ k0 Y: t  P; P1.关键词共关分析$ V( ?5 l3 T* J8 d6 o) I. R/ `
为了更为清晰看出海洋教育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分布,本文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图1,海洋教育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为海洋教育、海洋意识、海洋高等教育、海洋强国等。
: W5 y% d" t+ B: z4 b/ [
2 u  X1 q4 Q/ c+ ]# Q!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 D3 ^- `! @1 f# M* T
1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 ^( K0 [" N7 n0 x# l$ J! m0 O
通过进一步统计数据,得出频率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有海洋教育(39次)、海洋意识(33次)、海洋高等教育(19次)、海洋强国(15次)、海洋文化(7次)、海洋经济(5次)。
! W) o9 q: G( T* |! ]2.研究趋势( z. a" Q  D* J( V' N- y
Citespace软件可以进行突现文献和突现词的分析,来分析和判断研究前沿。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知网数据进行突现词分析,得出突现值较高的22个节点突现词(图2)。再通过对突现值高的文献做详细分析,便可探察出海洋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演化路径。
: ?( i/ B( X9 w/ M2005-2011年,主要关注海洋高等教育
9 }+ O2 q* Y8 O- z海洋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海洋人才和技术支持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现阶段国内学者关于海洋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高等教育战略发展与结构调整上,涉及海洋学科发展、海洋人才培养以及地域性的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例如,殷文伟等运用SWOT分析了浙江海洋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资源与环境的优劣势,并对其未来发展机会和挑战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海洋人才培养上,郑卫东等人从国家人才战略视角下,提出了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的策略。然而,随着人们不断认识到海洋高等教育的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学者开始研究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潘爱珍等从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大学特色化发展的视角,剖析了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另一方面,曹叔亮指出为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另外,也有学者从历史的维度来认识海洋高等教育的问题。宁波就认为海洋高等教育其实在建国初期已经形成,只是其发展速度缓慢,从整体来看中国海洋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低到高的“S型”增长曲线。
4 }1 ~- N: n3 m  v2012-2016年,主要关注海洋通识教育和海洋思政教育问题,将海洋教育纳入到通识教育中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
- v5 v% U. t5 t一方面,有些学者从宏观层面论述海洋通识教育。例如,何海伦等人指出要依据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普通高校推广海洋通识教育。杨海萍认为,现阶段海洋通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海洋或水产专业特色的一般通识教育,另一种是与海洋议题的通识教育。! N( {6 T: c+ e8 D3 {0 K! u2 J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论述海洋通识教育课程。如吴萍等人论述了苏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海洋生物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及过程性考核方式等。另一个研究热点则是海洋思想政治教育。高建平指出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大学生的海洋观教育的观点。欧俊伟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I& @4 e0 }& l) M9 l+ S
& z8 \- }1 y* |* _&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8 E! k2 b9 ?9 l: }1 v7 y
2 海洋教育研究突现节点词汇

& ?7 M7 G* q1 e) o" T& u/ L2017年以来,主要是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开展的海洋教育问题研究和海洋意识教育研究
( q1 p8 n: {3 Z" m% [- o% b" E首先,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加快海洋强国建设。仅2019年,研究海洋强国背景下的海洋教育问题论文就有24篇。单娟阐述了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法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构建广义上的大海洋法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刘训华则指出海洋教育是推进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础。沈庆会认为在建设海洋强国中,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应确立提升海洋意识、推广海洋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可见,海洋教育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又赋予了新的研究动力,使海洋教育研究更加深入,向微观层次推进。其次,根据突现词显示,海洋意识教育是当前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前沿之一。如高良坚认为大学生海洋意识培养是思政课重要内容,要牢牢抓住思政课阵地,培育大学生的海洋主人翁精神。戢守玺等则从海洋认知视阈下关注公民海洋意识教育的问题。
' j. }5 u* Y7 c$ |9 S二、结论与展望. j8 T5 J/ {$ N3 p- `
1.研究结论& ~' J" }; C8 q5 H& ?
通过对2005-2019年之间我国海洋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成果上整体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2015年为研究成果最多的一年。可以看出,海洋教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十几年,已经涌现出一批专致力于海洋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们是以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的马勇、浙江海洋学院的高建平以及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的刘训华为代表核心作者群。从研究内容上,其内容体系已经基本架构起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的深入度不够,只流于宏观表面。从研究的关键词上,我国海洋教育研究涌现出不少关键概念,如海洋高等教育、海洋通识教育、海洋思想政治教育、海洋人才培养等,但这些概念都没有规范化的定义和进一步细化研究。从发文核心期刊上,其刊载海洋教育类文章的只限于《海洋开发与管理》《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几本期刊。虽然研究成果也在逐年增多,但海洋教育的总体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可以说,无论在理论上的研究还是海洋教育实践上的探索研究,都难以适应十四五规划期间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也更难满足向海洋强国发展的需要。0 P9 i" ?- v5 ?; s9 U
从图谱探测出的未来研究前沿与热点上看,关于海洋教育问题和海洋意识教育研究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方法做指导,如调查法、比较法等。当前海洋教育调查研究的文献不多,其样本选择也较少,这使得很难全面掌握海洋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另外,与两个热点相关的外国海洋教育经验研究不多,仅有学者对日本、美国及澳大利亚的海洋教育进行论述,且其内容流于表面。# {8 p# k, {" t2 v8 u% {* D1 q! o
2.研究展望1 @% M* }1 S: y5 C* P: \
逐步形成若干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或团队
/ `3 b' [- R2 }3 t通过核心机构的图谱分析,已经形成了多个海洋教育研究组织。如中国海洋大学马勇团队、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教育中心等。中国海洋大学马勇团队围绕海洋教育的诸多方面,成果颇丰。宁波大学海洋教育研究中心提出建设海洋教育学专业的设想,该中心设有“海洋教育沙龙”,研制中国学生海洋素养、海洋教育机构评价体系和海洋教育课程标准等。台湾海洋大学海洋教育中心致力于海洋政策发展、海洋教育理论研究、海洋教育实践,以推动海洋教育的发展。但从全国总体来看,海洋教育研究组织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团队和组织,围绕海洋教育基础理论、海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级各类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海洋教育课程、海洋素养的培养、国家或地区间海洋教育的比较、海洋历史与文化教育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海洋教育持续、稳步、深入地发展。
9 p& s( o2 H9 H2 c2 n建设海洋强国可聚焦区域海洋教育特色
4 e2 |+ ~' T' Q  @! D: \对突现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洋强国”一词突现于2017年,表明海洋强国战略是近4年研究前沿之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与海洋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8 y0 v( b- B' u" C1 O! l一方面,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离不开高层次海洋人才的支持,海洋人才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X6 F0 B+ a9 |- L& |4 b- I% A0 f
另一方面,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的海洋教育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因素。从海洋教育对象来看,都是具有地方特色。不同区域的海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民众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烙印,因而从区域特色入手开展海洋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I- b; W7 V# y4 f6 X" m) P
鼓励跨学科、跨机构、学者合作式研究海洋教育问题3 m4 W5 c+ R# p, c* l0 K& U5 U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的领域。它涉及海洋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生态学、法学、政治、军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历史学方面。对海洋史、航海史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成果可以作为海洋通识教育的校本课程内容。而海洋学则从自然科学的视角,更加关注海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法学方面,如何普及大众的海洋法学知识成为重点,另外海洋法也是解决海洋争端的有力依据。从而可以得出,海洋教育研究需要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再者,不同研究机构和不同学者之间,应该打破学科专业、空间、地域的壁垒,加强合作,促进我国海洋教育研究发展。
. }3 t4 i' f! N, k  c& c0 v丰富研究方法,增强海洋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 A; i% N* p1 Y: e2 ^5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发现新规律、提出新观点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海洋教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必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但从本文的图谱分析结果来看,目前海洋教育研究领域还没有更多的研究方法。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文献法,多以归纳与演绎、分析与概括等定性研究为主。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对海洋教育领域的研究对象认识进一步的精确化,更加科学的解释海洋教育的规律、本质,理清海洋教育领域中的数对关系。5 V7 q1 N! q+ Q2 ?7 R
加大海洋教育研究外部支撑力度
: P* ^$ L9 Y5 m0 L海洋教育研究不但需要内部不断突破难点与聚焦重点,而且需要外部强有力的组织支持。
/ h/ s% ?2 j4 D1 _! r第一,为了海洋教育研究者之间的交流,需要建立海洋教育研究的平台。例如,当前世界上已有的“亚洲海洋教育者协会”“欧洲海洋教育者协会”“国际太平洋海洋教育联盟”等国际性的海洋教育组织。目前,我国也应设立有关海洋教育的研究组织,如海洋教育学会、海洋教育协会等。
: c: i- \5 ?# ~第二,海洋教育研究需要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支撑,解决重大、难点问题。全面系统的研究需要以项目为依托,才能实现海洋教育研究的内在突破,最终形成专著等多种成果。因而我国的海洋教育研究发展路径,还需项目和资金的支撑。
, k5 s, H5 l. g2 H. C- o% ]  
0 z! |$ p6 g  N8 D' {7 J) J文章来源:节选自《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海洋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原刊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4. _4 L4 u$ ~% l: I1 g( R
作者:邵宏润,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讲师;裴兆斌,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