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领域院士”数量山东位居全国第一!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深远海科考船队!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现已汇聚45位院士打造创新型队伍……

[复制链接]
% e8 ~, J- v; U) O- k" c. f2 i: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h' D( d+ w) Z3 l( G+ a5 j! Q# C. y9 }7 m

" G/ Q4 L- ?& c. ]  N- r$ t2022年7月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争当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情况。据介绍,山东坚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驻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115名,其中全职驻鲁海洋领域院士21人、占全国3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突破4500名。
% {& L% L6 Y& f1 H3 F$ _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介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汇聚一支包括45位院士在内的2200余人的创新型队伍,并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考船队。
6 i* L: D9 V/ ]; H2 D9 L; Y5 J8 ^% X& x* J  P
; t! O7 I8 e% D/ A2 S) e/ Z. J3 a

$ K7 \8 i( L/ Q, C: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j$ @( I0 F) \8 t' r; j3 `+ j
2 Q6 i. p4 @+ ]6 k
! @& N# E) c& x. E: C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潘克厚介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以目标定任务,以任务定团队、建平台、汇资源”的工作思路,围绕“四个面向”持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当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l) Y+ ]- `+ k. G
一是坚持以目标定任务,试行新型科研任务组织模式。聚焦国家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建立高端智库平台“鳌山论坛”,凝练海洋领域重大项目,酝酿发起大科学计划。在“透明海洋”“蓝色药库”“深蓝渔业”等重大任务预研的基础上,面向“十四五”自主设立一批“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问海计划”“前沿技术自由探索”项目,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及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等不同方向,以“择优委托”“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研项目组织方式,强化提升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攻关能力,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集成性创新成果,为山东省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9 o% T& }& O& H2 ?二是坚持以任务定团队,组建高水平创新队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完善“全职+全时双聘+以任务汇人才”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之路。大力实施“鳌山人才”计划,全职或柔性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人才、卓越工程师等。通过聘任领军科学家和重大项目领衔科学家等形式,现已汇聚一支包括45位院士在内的2200余人的创新型队伍。以能放尽放的原则赋予科研人员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创新活力。全面启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建立自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的博士后培养新机制。成立6支“党员先锋队”、1支“青年突击队”,推进党建科研融合互促,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科技会创新、讲情怀勇担当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y+ f$ i; I- ^6 ~  |* M/ ]( ?
三是坚持以任务建平台,夯实科研创新基础。以提升经略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为目标,对标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公共科研平台。为支持“透明海洋”等任务实施,打造海洋数字孪生,构建集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融合分析于一体的海洋大数据支撑平台,可提供从数据获取、计算分析到应用研发全链条的超算技术支撑服务。集合全国13家单位的37艘科考船及“蛟龙号”等超过800台/套船载设备,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考船队,累计共享船时超过5000天,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装备使用效率,为实施多海区同步观测奠定基础。此外,建成了智能超算与生物实测耦合的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国内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等。现有公共科研平台已具备24种共享服务能力,2021年全年支撑科研项目261项。1 k3 }5 c+ P2 K% P7 v/ q- J" ^
四是坚持以任务汇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发展格局。以青岛蓝谷为核心,协调对接烟台、潍坊、威海等省内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共建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水动力平台、海上试验场等。围绕水下无人装备、传感器、新材料、新技术等方向,与中船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协同攻关与集智创新。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6所港澳大学共建港澳海洋研究中心,逐步发挥出海洋科技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作用。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推进共建中俄北极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获得全球每十年一次“第四届(2029)世界海洋观测大会”举办权,支撑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 e1 B0 |4 _9 O( ]9 E' [
. d& A0 ]* N3 S.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C* G: ]3 o- G0 b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