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院士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复制链接]
) L% g, d* A5 i4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H3 G+ j( x2 m7 Y4 N9 {! I4 {% d2 V( t
2023年3月11日,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央视新闻报道,吴立新院士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前,吴立新院士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 R: i$ ~- `9 K+ ?3 ~+ \1 |
* p3 H7 N/ E+ j3 d3 Q3 {8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r  j( S, G8 V+ G  \6 `
5 f, w8 u* ~0 b
吴立新,男,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桐城,2013年12月加入民盟。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崂山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齐鲁杰出人才。& N+ R: J9 i- i9 t! s* w; C6 I
吴立新院士依托崂山实验室,领导发起了“透明海洋”研究计划,推动海洋超算、“ 两洋一海”立体观测系统等多项重大工程的实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十四五海洋环境重点研发专项的专家组组长。
4 q2 y4 W3 ?# f$ h1 o. G2019年,吴立新因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领导力,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也是首位成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的中国海洋学家;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M1 ~1 E/ w/ [/ O! [/ i( \/ ^0 h7 k
求学及海外科研简历:7 [0 c" ]4 l2 c0 b+ m& v
1983年9月-1988年7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本科学习;
1 f$ `/ c0 l# f# Z+ u8 L1988年9月-1991年7月,北京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习;3 A) ]$ \0 D/ U3 q. }& z/ ?
1991年9月-1994年7月,北京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习;- i  B) {$ U8 b
1994年8月-1995年8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航天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研究;
$ ~8 Y* e2 H4 i4 t' O1995年8月-1998年2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气海洋系博士后研究;
6 M$ q/ e; T: I8 ^8 e% ~1998年2月-2002年2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y  o6 ]7 a6 x0 F2002年2月-2005年7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0 w: H/ {2 }4 {2 ~- n+ e2005年7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
% B, F* N# p" p4 {* ^4 Q
/ M& o! a) S8 I  g/ _-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2 I" @$ O- o5 ?! Y3 S9 A& i: }* C, F

( f4 L- {4 m% @# B! y从清华大学本科,到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再到美国知名学府博士后,吴立新有着一段不同凡响的求学和科研经历。1994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吴立新抵达美国,在罗格斯大学从事涡旋力学方面的研究。其后,又在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研究。历经十年不懈努力,他所从事的“海洋气候年代际变化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实验体系被全球多个著名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采用。2005年,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其实有一种简单而且很朴素的感情,我在咱们自己国家上了两所最好的大学,我们当时的学费很便宜,国家培养了我,回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是我自己应该做的。”  g/ a) ]. l( X5 E; n$ i* g3 l
  c+ T/ B+ R5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R* u. n& |" e) h
9 v3 G: u5 M* Q: A# q7 a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要认识海洋。为此,吴立新率先提出“透明海洋”计划,构建从海底到海面的立体综合透明观测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今天我们对海洋的探索可能还不到它整体上的5%,所以我们提出这个透明海洋计划,希望能够发展新的观测技术,比如说今天的海洋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明天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海洋的状态透明、过程透明跟变化透明。”' p! b: l3 a, k/ r/ x" ]
$ m: d9 Z/ o5 T+ A2 z- e!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K+ u4 J) J6 {; l& T' S. O

+ n/ F3 w# u" G" l7 h, g. {除了科研一线的忙碌,吴立新最看重的就是海洋人才的接续。他坚持研究生从本科生带起,相中的“好苗子”倾力培育指导。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建立起海洋技术类人才储备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我对学生来讲的话,我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你要热爱海洋科学,第二你要勤奋,第三呢也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做科学的研究,我们需要能够坐“冷板凳”,需要能沉下心来。”2 }7 w4 Y+ L+ k$ F9 O$ y# _5 I+ t) w
4 _( j4 M9 E; U& S0 M4 C;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 F1 u9 l+ l% }6 F5 b

: W6 {1 Z6 W/ c3 @7 Z在攀登海洋科学的征途上,凭借一股“钻”劲儿,吴立新收获了累累硕果:2019年,吴立新因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是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领导发起的“透明海洋”计划,推动了新一代全球海洋观测网、海洋超算等多项工程的实施,为海洋强国和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因为总书记提出来要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这代人应该说承担起这样的一个使命。. I2 {% H7 ^, e5 E
* p) @" S5 m+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O& P9 R) o# H- C

# b. k' b# o$ O) @4 Y
7 e! d# K, M: N/ i' c! G) l* Y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山东新闻联播。
1 ^- O) c( ~( e1 U$ a) I" R8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