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

[复制链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我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开发融合、人才体系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建立等方面制定适合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具体对策,是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U% _. |% i7 y5 y, P* i
一、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撑
3 h3 {) g* y3 X, N: N1 B" I+ v6 d细化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 _% u4 |2 U- R: k. {
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上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国际化港口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具体政策还不完善。下一步,要结合我国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产业的基础优势,深入调研龙头企业,探索制定推动具体海洋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撑政策。首先,做好海洋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针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制订驱动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其次,优化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对现有国家和各省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进行梳理,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驱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驱动体系。最后,做好海洋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撑。学习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经验,依托产业园区,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和孵化中心,引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科技企业,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工作。! j+ `7 [4 X5 h% \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g0 V& N, i, C7 V3 R1 d- ~: P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机制,全面打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通道。构建集研发测试、市场供需对接、政策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成果项目库,及时更新信息,并发布符合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包,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深度合作,更好地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
. h5 G5 T0 T4 t构建科技创新的交流平台! `& B, e- P: U0 Y% s3 r. Y- n* k
高效运转的国际交流平台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媒介,平台可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研发、人才交流等方面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继续推动海洋科学中心打造、海洋高新区建设,积极推动海洋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参与海洋科研、海洋产业等国际交流活动,建立国际层面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各方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整合国际、国内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
' m: P  S% r( x* D7 }5 T( b! f二、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融合度
( u( T  h0 q(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贸易、合作、并购等模式实现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产业之间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国际和各国的贸易规则和市场原则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建设与发展。在国际贸易规则的规范引导下,世界各国通过长期的磨合和政策挑战,产业间形成了互利互惠的长期合作模式。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利用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天然的开放性特征,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 M7 T8 i5 V- E% B% N第一,依托全球资源优势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开放+创新”是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优选择,而无论是开放还是创新,最优策略都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优势,包括全球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创新平台支撑、全球海洋资源等。现阶段,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产业链、生态链重塑的关键时期,必须从政府、市场两个方面构建安全、自由的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提升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 Q; h9 Q! i$ t第二,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数字经济最典型的特点为链接和共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就是产业之间建立共生链接的过程,通过链接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必须利用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 S- Y% k( ?. l( G! z
第三,积极利用RCEP等贸易协定谋划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机遇。近年来,我国陆续签订了和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将近20个国家的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协定。2020年我国签署了与东盟十国及日、韩、澳、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落实,能够降低企业在区域贸易中的关税,推动贸易便利化,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利用贸易协定签订的机遇,深入研究,积极谋划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积极融入区域贸易的新机遇,探索通过海外并购等多种模式的对外直接投资融入贸易国产业链的模式。
8 @4 f3 a- A$ R7 f' p7 Q% M三、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体系- n" R" s1 m& j& f1 n( y& Q# S
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新加坡等地的国际化人才占比均超过40%。这是纽约、东京等城市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我国需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政策来引育国际化人才。
' |0 V& q1 b" J- b# ?首先,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人才的引入工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展,受新冠疫情、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等的影响,逆全球化势头开始崛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人才政策上出台诸多限制,高端专业人才回流趋势明显。我国必须抓住关键机遇期,围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高端工程机械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急需人才,制定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积极引入高端专业人才。; g% `: G: q9 |' \3 l4 M
其次,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本土人才的培育工作。无论何种产业,本土人才都是人才结构中的主体力量。一方面要推动海洋相关本土人才“走出去”,探索与国外科研机构、一流大学、企业等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访学、联合培养、互派人员等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本土高精尖人才走出去,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本土海洋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引入国际师资、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海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 ~4 k7 I0 @6 f; b最后,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育工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不仅需要高端人才支撑,还需要具有国际化工作能力的基层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的国际化能力提升是我国人才培养政策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可通过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来提升。
; {' ^+ a# ~- z  _/ R四、建立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多元融资机制, f* g& G% P# f$ m$ |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基础是科技创新,而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金融支撑。近年来,国家层面给予海洋方面的资金支持多用于海洋形态修复、生态保护等方面,但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省份层面,资金缺口还较大,如何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下一步的发力点。
. O% y5 `' M/ R" ~( b4 m发挥金融资本的撬动作用
9 f: f# P& S4 F5 a8 s# g  L) ^金融资本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强有力支撑。第一,构建融合共生的金融支撑体系。根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探索构建政府、金融资本融合共生的支撑体系。从政府层面建立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引导创投、风投等金融资本投入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发、滨海旅游开发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期阶段。第二,发挥绿色金融的驱动作用。依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的发展特点,做好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发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的驱动作用,引入绿色金融资金支持来驱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第三,做好金融平台建设。金融平台建设是充分发挥金融作用的重要载体,可探索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银行,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提供资金支持。2 ^0 D0 A% p; r
创新金融支持的模式* s$ _0 I* t- a9 k8 J' L% R0 b. k
由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风险高、资金投入周期长、利润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应该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第一,做好政策支撑。政府在参与形式、监督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构建完善制度体系,为金融资本参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投资环境。第二,创新参与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自主投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或股权模式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发挥作用。第三,金融驱动中小海洋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中小企业的特点,结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小企业规范化改制,引导企业在各级市场挂牌并开展产权交易,推动直接融资和企业并购,为中小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做好支撑。
$ |# u: j0 E  |% a文章来源:节选自《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N+ ^7 e; \4 o& D9 X
作者:张娟,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室副教授;迟泓,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kscg7a827t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