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浅议 - 沿海社区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 c( {. D+ R0 ^; v" q

内容提要:居民自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群众组织和有关党政工商单位等等。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正是上述社会主体之间、它们与全体居民之间、以及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运动。

9 I1 K3 H z2 J

作者简介:李现平,男,1965年生,河北沙河人,知名军事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循环哲学创始人。师从中国教育学界泰斗顾明远先生、中国现代军事教育学科开创者朱如珂教授。从军33载,曾任国防大学副研究员、清华x-lab教育研究专家,现为北京日月丽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聘作家、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智库常务理事。

5 I K% ]! g$ ?

居民自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群众组织和有关党政工商单位等等,还要包括全体居民。

& k7 x" C; @4 P' d, G

一、共同选择“天堂法则”

, w" p/ j0 F& V9 Y, n. e

社区内的这些社会活动主体相互之间,如果形成了互利共赢、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关系,那么这个居民自治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指望;如果没有形成广泛深入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运动进程,相互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那么这个居民自治社区差不多就是只有可持续性,没有发展性,处于半死不活状态;如果这些社会主体之间形成了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拆台的关系,那么这个居民自治社区就可能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最终沦落为不宜居的失败社区、不值钱的垃圾社区。

" {4 d# b4 P$ Q! Z

总之,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正是上述社会主体之间、它们与全体居民之间、以及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结成良性互动关系,开展良性循环运动。也就是说,这些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必须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建设性、组织性。为达此目的,社区内各社会活动主体在处理相互关系时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立场,就显得极为重要,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

5 y2 p) d6 A; X1 L1 p

有一则日本寓言故事广为流传:“地狱吃面与天堂吃面”。它对今天我们推进居民自治社区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一位人间使者,无意间来到地狱,发现那里的人们由于生前恶业过重的缘故,被要求用一米多长的筷子吃面条。因此,他们根本不可能将面条送进自己嘴中。但是,地狱的人们依然拼命去争抢,结果面条被弄得一片狼籍,不仅大家都没有吃到面条,相互之间还结下新的仇怨。这位人间使者不胜唏嘘,心想:人生在世,千万别作恶。

8 K1 Q- d) G ?8 G( Z) ]3 c( X

没过多久,这位人间使者无意中来到天堂。他惊讶地发现,天堂的人们居然同样被要求用一米多长的筷子吃面条,因此同样不可能将面条送进自己嘴中。这位人间使者一时间有些迷惑。但是他很快发现,天堂的人们将面条夹起来之后,相互送进对方嘴中。结果大家吃得井然有序,不仅每个人都吃到了面条,而且相互之间还结下新的友谊和深情。

* v+ `0 ^; Y$ O* H/ e, J. f5 j

此时,这位人间使者恍然大悟:原来地狱和天堂的起点与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只在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基于自私自利的恶性互动,还是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我从这里总结出循环哲学与可持续发展哲学的一条道理:恶性循环就是地狱法则,实行恶性循环的地狱法则,人间就会变成地狱;良性循环就是天堂法则,实行良性循环的天堂法则,人间就会变成天堂。地狱和天堂,其实都在人间,最终走向何方,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方法。

3 ~# q4 `9 F& C5 s+ n1 V3 ]

1 |2 `! ]& v) x4 I1 G

今天我们的居民自治社区建设,处在一个充满多样性、复杂性、变化性、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和社区,从没有过这样多的行为主体、利益主体、思想主体、实践主体;各类社会主体之间,从没有过这样多的普遍联系、复杂相变、互动生成、循环运动;社会生活包括社区生活,从没有过这样多的信息交流、内外关系、利益诉求、价值主张;社会和社区的健康运行与向上生成,从没有过这样多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选择。所以,社区各类社会主体之间,如果采取恶性互动的关系模式,固然是极其不明智和没有光明前景的。即使是社区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相互疏离,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或者“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明哲保身策略,也是这个时代所不允许和不容忍的。

$ N3 H+ V4 F( Q3 y2 I$ ?2 Q

二、遵循四项行动原则

7 E2 z! C* h9 x; x

社区各类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必须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建设性、组织性。这样,才能够不仅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还能够提升社区的幸福指数、和谐指数、宜居指数、房价指数、繁荣指数等等,最终发展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利益。

1 A) A5 @6 p' t, F2 E0 ?8 o

之所以要求能动性,是因为居民自治社区的行为主体是全体居民,正如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全体居民的普遍觉醒和一致行动。

' \. {. L4 b: ~" H, e9 O- ~7 h

之所以要求创造性,是因为居民自治社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命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命题,全球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命题。离开了全体居民和各类相关社会主体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那是不可能搞出什么名堂,有什么起色的。

' g& E) }$ F" F" r' B- g X% d

之所以要求建设性,是因为居民自治社区建设是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进程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石,是改造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人性、改造我们的社会、改造我们的时代甚至改造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必要步骤。缺乏了建设性,全是老一套,何来新气象?

( T$ T' E3 Q5 v- o1 |

之所以要求组织性,是因为居民自治社区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重新将全体居民和社区各类相关单位,按照良性循环的天堂法则重新组织起来的过程,是我们最终走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的探索和尝试过程。如果没有各类群众组织和团队的充分发育,没有这些居民组织作为中介,这个过程就不可能充满生机与活力。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人与动物相比的真正优势在于“人能群”,即结合成为各类组织,发挥团队的力量。可以说,人有多少种社会关系,就会有多少种组织与团队,几乎不可穷尽。有句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所以,在人群中做事,在组织和团队中行动,将成为广大居民参与自治社区建设的重要行为方式。

' r/ C) P {5 K* I4 l, F. J

三、贯彻一条根本逻辑

$ x5 J1 c m& l* l- g

我们不妨重新思考一下,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如何做到极大地提升进入产业园的每一家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这些企业在没有结合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之前,各自单独生产是很难贯彻好循环经济“3R原则”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主要是指对原材料的消耗要大大减少,这些原材料要努力实现多次甚至无限次地反复循环利用,所产生的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料都要收集起来再利用。仅仅是这些三废的回收和再利用,所要求的资本投入也是一家企业自己难以单独承受的。

" |# d- @0 M3 a5 z- F

但是,在数十家企业结合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之后,也就是说在他们组织起来,按照能动性、创造性、建设性、组织性的要求结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之后,情况却大为不同。每一家企业所排放的三废,都通过专用的管道或线路,输送给下游企业,变成下游企业的原材料,这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下游企业的原材料问题;绝大多数的企业不用再单独设置自己的原材料基地,而是以上游企业的产品与三废为原材料,这不仅解决了上游企业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自己的原材料难题。

' h) [: P$ ]/ f, }$ S- N' |2 z

请看,这是不是非常类似于“天堂吃面”中大家将面条夹起来相互送进对方嘴中的良性循环法则呢?这些企业之间是不是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建设性、组织性呢?他们是不是结成了命运与共、息息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运动呢?可以说,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 j u9 T3 M3 h" `

所以我说,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是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启蒙老师,同样是我们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启蒙老师。两种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一条共同的行动逻辑:成就他者,以实现自我。这正是可持续发展哲学教给我们的朴素道理。

6 A! p2 D$ x) G

居民自治社区可持续发展,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可以说,如果我们实行了良性循环的天堂法则,它就会变得指日可待;如果我们实行了恶性循环的地狱法则,它就会变得遥遥无期。

4 r$ q- F0 Y) g( b9 ^

: R, b! J: V8 Z. Z- @2 d# s5 W$ F) O, p/ ^& K* z6 [5 l. }, e 5 j5 S- E! G/ E- q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空气能
活跃在昨天 07: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