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现代海豹约2300万年前古代近亲或用胡须觅食虞书欣才是最美白莲花!穿白色玫瑰长裙尽显凹凸身材,火辣又高级 - 海洋生物学期刊

[复制链接]
3 T" ` z$ F6 g+ u/ n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指出,现代海豹的古代近亲——形似水獭、生活在2300万年前的瓦氏河川兽(Potamotherium valletoni),可能曾用胡须进行觅食和探索水下环境,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古代海豹如何从陆上生物过渡到水下生物。

8 o1 y* x4 s3 d# h

  该论文称,虽然现代海豹生活在海洋环境中并用胡须感知水下振动来确定食物方位,但古代海豹近亲主要生活在陆地或淡水环境中。一些物种曾用前肢来探索周围环境,此前并不清楚海豹和它们的近亲从何时开始用胡须觅食。

& q; U3 u8 Z; O2 v: z( l8 `) \! t
2 n' U8 e" @9 i1 {

瓦氏河川兽在其自然栖居的淡水环境中的艺术复原图(图片来自Gabriel Ugueto)。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 {/ M* F- `/ F9 Z

  为研究胡须觅食行为在海豹中的演化,论文通讯作者、荷兰莱顿大学Alexandra van der Geer和多国科研同行合作,他们对比了瓦氏河川兽和6种已灭绝以及31种现生食肉哺乳动物的大脑结构,包括鼬科、熊和海豹近亲。这些大脑结构根据颅内模进行推断,论文作者对比了冠状回这个脑区的大小和结构,此前研究发现这个脑区参与处理来自胡须的信号。他们发现,瓦氏河川兽的冠状回比使用前肢捕食的古代和现生陆生哺乳动物(如亚洲小爪水獭)更大,但与使用胡须探索环境的其他古代海豹近亲和半水生哺乳动物(如欧亚水獭)的冠状回大小差不多。这说明瓦氏河川兽可能曾在觅食时使用胡须,或许同时结合了上肢的使用。

: I7 ~, y! B7 q: X: F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本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胡须的觅食在古代海豹近亲过渡到完全水生的生活方式前就已存在,使用胡须或帮助它们适应了水下觅食。(完)

3 ^! b! z4 H3 o/ n3 t# x & c! @8 S, F& b7 F$ F) g ( o1 s7 W1 F" l; `3 s7 Z, ?: q-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刘雨寂
活跃在昨天 19:0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