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优势、着力点及展望

[复制链接]
一、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势
8 c$ w1 U* H0 m4 ~(一)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 o5 J) c1 a3 I/ `9 y# [) C7 v, P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是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是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用于大功率核动力船舶领域。作为极地活动安全的示范工程,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的建设为我国开展北极冰区管理、开道护航、海上溢油回收、人员撤离、联合救援、联合军事演习等任务提供重要的装备保障。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也为开展极地科学考察、航运贸易、资源勘探开发、旅游、安全保障等活动奠定必要基础。极地科考船的破冰能力、运输能力、航行性能等决定了我国极地科考规模水平,极地油船与极地LNG船是北极油气向外输送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极地船舶生产和使用量较低,各国需要新建大批量极地船舶,尤其是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船、极地油船、极地LNG船、极地探险邮轮等新型破冰船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我国在建造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领先,这既是国家极地装备综合实力的象征,更为实现北极地区全年航行与救援提供重要保障。
- |' y$ O! G9 D( _# @3 D( `(二)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具备的优势: c1 X2 P- Q- Y8 ~
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中的核能发动机使用体积小、经久耐用的铀燃料,核反应堆转载一次燃料,可运行数年甚至几十年,且世界上铀储量比较丰富。同时,核燃料密度是化石燃料的几百万倍,同样体积的燃料,核燃料释放的能量远远高于化石燃料,所以体积小、能量大的核燃料使得破冰船航程里程能够大幅增加,并且燃料成本、人力和物流成本也会大幅减少。核燃料持久的续航能力可满足北极观光和北极油气资源开发需求,核动力技术在破冰船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突破性作用。其次,核燃料与化石燃料不同。因此,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的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沿岸国及国际组织的环保理念。
: C9 w, _8 c+ [% S1 R) _3 p在船用燃料方面,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了限硫令,明确规定从2020年起禁止船舶使用含硫量高于0.5%的燃油。受此影响,此前有机构估计,2020年全球航运业的燃料成本可能会增长1/4,即240亿美元/年。能源企业和经理人可能遭受利润减少、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最终的额外成本将由消费者承担。20202月,IMO在污染预防和应急分委员会第7次会议(PPR 7)上颁布了重油禁令,以保护北极地区免受航运重油泄漏污染。因此,使用不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污染物、也不会产生造成温室效应的核燃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沿岸国及国际组织的环保理念,也符合“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北极”的宗旨。
/ h9 ~% S3 l2 X. r  }, q二、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着力点
0 H/ ^% Y1 _# e9 M0 e随着我国极地航运活动的增加,我国对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我国极地破冰船数量较少,更缺少应急救援、海上溢油处理、事故救援等综合保障平台(船舶)。综合保障平台的建设可以拉动众多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包括低温材料、极地通信导航、全回转推进器、高端制造、智能船舶等。根据保守估计,综合保障平台及相关配套产业未来需求将超过1 0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推动我国供给侧改革。根据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和北极发展目标,我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以进行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的建设。
, k# ?" c8 h: L& J: C(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J+ X% ?: B# X) _
大力发展极地船舶装备与技术,加大对极地海上综合保障平台研发资金的投入,对研究此项目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长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自主建造的船厂和船东给予免息贷款,提供政策上的优惠,以及结合国家相关的各科学基金,形成专门的极地船舶技术研发基金。
3 o! c5 K" E2 o( _/ u(二)加强相关人才培养8 @* F* @3 K4 J8 O$ R; K: ]# z
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和研究中心,培养相关科技人才,同时进行国外相关技术人才引进,给予其科研经费和优越福利,吸引人才来中国进行科研,从而充实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联盟,整合优质资源,进行信息和技术互通、人才互享,消除信息与技术壁垒,集中力量办大事。2 R: v1 N4 q0 u+ P: S& n+ v. i0 |' a4 _
(三)搞好业界联合& I* Y" _- v( Q% D$ G- o( e
发挥我国各行业的优势,将我国航运业(造船业、航运企业)和核电业原有的技术基础应用于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的发展上,为我国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北极航线建言献策。1 B! a5 T. n. G. I. |3 m% w+ q( i
(四)全方位加强“软实力”建设
" G7 i! [) D2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冰载荷、防冻除冰、大功率推进等基础技术瓶颈,从而解决研发、设计、建造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关键设备研发和设计的同时,进一步进行海洋环境适应性和电网适应性分析,以满足反应堆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极地船舶建造的综合实力,打造极地综合保障平台(船舶)设计建造的自主品牌,积极开拓世界船舶市场。$ z% q# h$ I6 v+ l( r0 X
(五)多平台参与北极航运治理+ G/ Z7 X: E/ v8 K
从政府到民间、企业到高校,积极与俄罗斯进行合作与学习,一方面为俄罗斯北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基础设施与人才支撑,吸收俄罗斯在核动力保障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打造互利共赢的极地关系;另一方面作为北极理事会的重要观察员,积极参与北极航运治理、提出建议与意见,提高我国在北极事务领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D: k9 Z& J4 l: F4 m
三、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展望& l" E' z- p9 t# n0 s
目前,全球极地船舶保有量较低,各国都在极地船舶的建设上发力,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船、极地油船、极地LNG船等新型破冰船需求快速增长,先掌握破冰船研发技术的国家将在极地航行方面取得发展优势。海上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是我国未来对北极开发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极地全年航行的必要利器,该平台将为我国开展北极探索、开冰护航、联合救援、海上溢油回收等任务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2 h  z! Y( \* j7 S2 D$ I
中国在海洋核动力平台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且与俄罗斯、加拿大等重要北极国家的船舶建造与自主研发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船舶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初步的进展。随着小型反应堆发展逐渐成熟,以及我国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材料、船舶装备研发上的不断进步,相信我国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的成功建设将指日可待。$ ~: q2 f% _2 T) R+ l/ G9 ~# S+ f

7 W# Q7 Y% z% s. v* c' l- l

3 x$ q- Z! l- H5 Y1 V文章来源:节选自《北极航线常态化运营背景下加快核动力综合保障平台建设》,原刊于《中国海事》2021年第8- ]+ N6 u% k3 N" ~# Q7 K! n- B
作者:章文俊,系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李燃颀,系大连海事大学硕士;韩佳霖,系大连海事大学助理研究员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