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我国在“魔鬼西风带”布放浮标经受考验

[复制链接]
6 \) L3 e7 E" U8 q7 \; E% P: o
9 Y5 h0 |) l$ @5 L0 @& x( ~7 N

今年元旦期间,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在南大西洋布放了我国首个西风带环境监测浮标。该浮标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制完成,布放后运行稳定。

- ]6 J# @4 N& u1 y
' w% {8 R( _7 c$ Z8 s
$ i7 X- _; w6 G

国际上,在南大洋西风带布放浮标获取长期观测数据罕有先例。这一“中国制造”对我国海洋观测有哪些意义?在研发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目前我国在哪些海域布放了海洋环境浮标?对此,《中国海洋报》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韩家新。

3 z# F3 H9 j* o/ W+ j5 X5 Y( V
. t' ?+ R; a' G/ X; y* N
! E% H# W: }. c6 R* Q% }
U9 k) {5 _( _" F5 P6 [: Z6 @
/ u b$ [1 S/ f0 a$ j& E
% o( c$ X2 x! X1 L% K1 |2 T
: z4 C3 k9 ]0 x$ ^. [5 H
& u( @) l# | \- i: c% D4 |
) T: B; e+ }6 T0 Q7 t- a

记者:该浮标研制布放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

1 M, h+ w: c! @6 x
m7 O2 ^) s/ \! {
5 H9 i3 C, ]' O- y; ]8 ], B

韩家新: 西风带,又称暴风圈,是行星风带之一,它位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在南半球更为明显。由于南大洋是一片开阔海域,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在这里交汇,无陆地阻挡,西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海水畅流无阻,流速极快,形成了环绕南极洲由西向东的西风漂流,是全球海洋环流系统中最强劲的洋流。

$ T6 f6 Q# f4 S; Q3 ~4 Y$ b& f
* u7 H$ K. o" }5 d$ [
# {. G, W6 ]. |9 A% ?9 \

西风带是全球海、气、冰相互作用的重点海域,是全球水循环、热循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气象海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气象、海洋环境恶劣,目前国际上现场资料较少,尤其是实时观测数据严重缺乏,因此亟需在该海域进行气象、海洋数据的实时观测。此次西风带环境监测浮标的布放对推动我国气象、海洋、环境变化研究,提升我国海洋话语权均具有重要意义。

! g& f' p! Q* q$ ]+ G- d
3 J0 {6 `: F4 Z/ U4 h+ f9 T/ D
& a/ |8 V5 P) S9 l" i$ N; k* L" }- p

记者:国际上在南大洋西风带布放浮标获取长期观测数据罕有先例,为什么?技术中心在研制该浮标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3 w7 O$ }" y0 M0 Q& r; b
/ B, d1 N7 A/ D! k% ~1 x
* o+ j) _. K2 l9 J1 K

韩家新:“咆哮西风带”是人们对南半球西风带的形象称呼。这里常年盛行5级~6级西风和5米~6米涌浪,7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全年各月都可达7天~10天,已有观测资料的最大风速达每秒35米。且该海域流速快且厚度很大(从海面一直延伸到2000米~4000米深度),流幅最宽可达2000千米,具有巨大的流量和能量。因此在该海域开展系统观测研究投入巨大,极端恶劣的环境也对观测技术提出了苛刻要求。

9 I& t) x3 q8 H {, W
3 A& ?; t9 F5 S* v: T
+ A9 Z. L9 s2 P2 D' |

西风带海域的海浪不仅会直接摧毁浮标结构、供电设备和观测设备,还会因浮标系统长期处于交变载荷的状态,直接影响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和浮标结构的使用寿命。项目组成员在保证浮标具备良好观测功能的前提下,对浮标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技术中心动力环境实验室、环境检测与可靠性实验室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其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保证“西风带环境观测浮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5 f) V" V& g# b3 c: k
* X: ?% c8 V$ S! a0 T& K1 e! B
' _ R; D! t' O

目前,只有美国的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在西风带海域成功布放过锚系浮标。此次我国布放的西风带浮标,数据有效接收率达到95%以上。截至目前,已经历了3次低压气旋过程,最大风速近每秒25米,实测波浪高达10米,浮标仍在位正常运行,各类数据接收稳定。可以说,目前我国在极端环境浮标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 X* F+ `3 m6 q' _# h- K
4 C, M0 L& c: n6 L! [
- w9 u: I* P9 q/ Z+ ?3 o, Q% M' p

记者:近年来,技术中心自主研发了哪些海洋环境浮标?这些浮标都布放在哪些地区?

' F5 j- \9 Z: ^1 r
/ P8 X( F- t2 t8 ]3 H
% g: P& J1 l9 r

韩家新:目前,技术中心已研发了多种类型的海洋环境浮标,尺度上主要包括6米、3米、2.4米和2米等多种型号,功能上有通用型的水文气象观测浮标,也有专用型的海洋生态水质监测浮标、波浪浮标、海啸浮标、冰界面观测浮标和应急核辐射监测浮标等,基本形成了浮标的谱系化。

. ^; `- d1 _# E* o
" z- s& o) N! j x5 C& Q
, Y5 D j; o' d6 V; M, `

目前技术中心研发的浅海浮标主要分布于天津、广州、大连、深圳、秦皇岛等地周边海区,深海浮标主要布放于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海区,各类在位运行浮标数量已达100多套,覆盖了我国沿海各海域。

3 \% [4 h% |2 J$ Q1 O* [* ^ {
" O& ]0 E' z, v) v1 c
4 E3 T/ k4 }: h* v; K

技术中心是最早承担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研制的单位,多年来通过了国家“863 计划”、省部级重大课题、国家及地方海洋业务系统能力建设项目等多次检验。

# S+ G( ?8 |0 } {, ]1 y x* k$ r
C, U5 ~- ]/ ~
' a0 V u' X) [% Q4 A* n

经过科研攻关和不懈努力,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从无到有,种类从少到多,技术从弱到强,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的海洋资料浮标网,能够满足沿海海域业务化运行的需求,总体水平与国际相当。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中心将继续开展智能化浅海浮标、深海浮标、专用型浮标等的建设,扩大海洋观测范围,填补重点海域的浮标观测空白。

! g0 m ]# d- `; ~# @1 ]8 j
4 ]0 ^' i' {& J! i5 B
" s6 ]8 y' x, [

记者:未来会针对哪些地区研制和布放海洋环境浮标?

: _7 O8 ~& n+ z. Y3 y
4 j0 ]8 U; k2 h2 `
1 N: z: q: @! k2 {" K! c( R1 q

韩家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近岸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组网的布局,但相对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来说还远远不够。其中海洋灾害高风险区、海上突发事件频发区、海洋开发利用高强度区、海上权益热点维护区、海上生产和开发活动频繁区将是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重点布放海域。

7 H$ r( @6 x N, H" O, L
Y+ G% i# U0 c/ C; X) K7 |
$ y# r/ m% ~0 t6 C h- j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推广实施,海洋权益维护活动、运输通道安全等,都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利用海洋观测信息,提升海洋环境保障能力。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区域也将是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重点监测海域。

3 W, Q1 T7 w1 G
0 V! {6 g- y, ]: @
/ Y$ f1 X A( f6 N8 \/ _8 m8 r

(中国海洋报记者刘川,编辑吴琼)

# ?* G$ G* m1 f5 } r
% {' N; \" I2 X: d9 `' v, P
i6 j+ F9 c, T) v8 \/ y
举报/反馈
B( t! ]# z1 ?
2 v$ f$ P7 U$ ? ' S0 @; {4 K! @2 y ' e6 ^* j8 j, f1 k ; B7 I" y% A; ?+ }- N# B+ ~3 Y; s$ e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那些果儿
活跃在4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