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 -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复制链接]
3 q6 i# i% k4 [+ A6 |
1 J7 Y, x6 o) j6 [7 @

推荐《鱼什么都知道》。

% Z; X* s5 s6 l3 Y5 z& G% H

在很长时间里,鱼类在人们的认知中更多是以食材,而非充满灵性的生物身份存在的。当我们谈论一条鱼时,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能好怎」的终极问题上,而不是像其他更具特色的生物那样,被它们奇特的习性所吸引。这着实是一件很吊诡的事:在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庞大的一群,它们的种类比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总和还要多,它们演化的过程,更是一幅历时五亿年的跌宕起伏的画卷。不难想象,和那些明星物种一样,鱼类身上肯定蕴含着许多远超我们想象的生命奇迹,但我们对于这样的奇迹居然一无所知且毫不关心。

9 a) i0 y5 \0 F+ h/ y. ?

这或许就是激励乔纳森·巴尔科姆撰写一本「不一样的鱼类科普书」的最初动力。在他看来,我们对于鱼类的漠视,更多是源于无知。鱼类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常人很难接触到它们生活中的本真,当面对这些湿漉漉的生物时,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自己的误读填补这些空白:就比如在鱼类那张僵硬的面孔上,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任何能称之为「表情」的东西,这自然让我们产生了鱼类没有情绪波动的认识;而钓鱼爱好者们经常发现同一条鱼重复咬钩的现象,更是让我们对鱼类的记忆力和智商产生怀疑——如果这种生物真的不是只有七秒记忆,又怎么会被同一个鱼钩伤害 N 次呢?

' w# M, w" q% M% X

所以,绝大多数读者翻阅这本《鱼什么都知道》时,都会感受到认知被颠覆的强烈冲击,书中所描述的那些故事的主角,真的是我们自以为熟识的鱼吗?这正是本书值得一读的魅力所在了,这些我们最常见不过的生物身上发生的故事,却最超乎我们的预料。

+ [$ {5 \" ~7 {" c& n+ ^

隐匿在水面下的神奇故事着实太多,以至于乔纳森·巴尔科姆历时四年才将其汇集到一本书中。而我们这篇短短的领读,只能从三个角度管中窥豹

# ?8 A5 n( l* i2 E; }5 f1 F1 |5 u

首先,我们会重新认识鱼类那惊人的感知能力;

' v! B7 T7 T/ N9 i% z

随后,我们将尝试着思考,这些感知能力的背后是否有意识的存在;

' F4 ?7 _. \( n- t& K* P T1 O

最后,我们便可以触摸鱼类的智慧之光了。

+ g$ d' v3 }. f( R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重新认识鱼类那惊人的感知能力,我称之为「眼观六路,耳聪目明」。

% V f+ c" e7 r

或许是由于人类的感官过于平庸,动物们出色的嗅觉、视觉和听觉能力经常让我们自愧弗如并深为赞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家犬就以敏锐的嗅觉而著称,自然界中的非洲象更是可以嗅到几十公里外雨水的味道;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许多夜行动物却可以凭借发达的视杆细胞「明察秋毫」;而蝙蝠和鸽子更是可以听到超声和次声,并以此来追寻猎物或者躲避即将到来的风暴。

) r' O8 A$ O# |& r

但鱼类似乎很少登上这份「生命奇迹」的清单,按照往常的认识,它们似乎也用不上这些「超能力」——水中世界昏暗浑浊,视力的作用大打折扣;它们几乎无法发出声音,这仿佛意味着它们也不需要多么敏锐的听觉作为交流的渠道;而嗅觉,在水下世界似乎更是无足轻重了。

4 i* ?0 o- B, ~ E. s+ f# ?& X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2 ]4 T- b' n$ I+ [$ A3 _

我们不妨把视角投向中美洲东侧那片著名的海域,玄幻故事迷们把这里叫作百慕大三角,但海洋学家更喜欢以漂浮在这里的藻类为其命名——马尾藻海,这里正是我们的第一位主角美洲鳗鲡的故乡。和常常被我们做成鳗鱼饭的日本鳗鲡一样,美洲鳗鲡的一生也要经历漫长的迁徙,它们在幼年时代来到美洲内陆的河流中栖息,十几年后,被性成熟信号催促的鳗鲡们就踏上了返乡之旅。

6 O6 P3 k& {, @, |) x9 W

鱼类的洄游是非常常见的自然场景,可对于美洲鳗鲡来说,它们的洄游路程可是足足有 6000 公里之远,和那些返回淡水繁殖的鱼类不同,前往马尾藻海繁殖的鳗鲡们在海洋中并没有固定的河道可以遵循。以往的假设认为,洄游或迁徙的生物能敏锐地感受到地磁场的变化,这种天然的指南针是它们归乡的路标,但无论学者们如何精细地解剖,都没能从美洲鳗鲡身上发现任何与地磁场产生联系的特殊器官。那么,美洲鳗鲡到底是如何在宽广的大洋中精准找到万里之遥的故乡的呢?

2 G- |; q5 f2 K% x8 b

答案是,它们嗅到了家乡的味道。

; ~, f5 @1 x% D7 _: ~& V

这个发现甚至比地磁场的假说更超出人们的预料。要知道,水中的味道极易扩散,而汹涌澎湃的墨西哥暖流和海风,日夜不息地搅动着整个大西洋的水体,仅仅依靠普通的嗅觉,怎么可能在如此遥远的位置,分辨出如此微小的差异呢?

5 ~) q6 P+ @) p0 J+ J: ^* F

这就是鱼类的神奇之处了,它们的嗅觉已经特化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就连靠鼻子吃饭的警犬都不能与之媲美。在一个标准游泳池里,我们只需要滴入两三滴富含海豹气味的液体,鲑鱼便会立刻察觉并躁动不安,而美洲鳗鲡则更胜一筹,就像我们刚才讲述的故事一样,它们在离开河流游入海洋的时候,就已经嗅到那随着洋流飘荡而来的「家味儿」了。

' F( K7 O# B2 Q9 X. H+ @5 h( b/ P8 z4 i

和嗅觉相比,鱼类的听觉也毫不逊色,而这种听觉的最主要用途之一,恰恰正是被我们排除的交流。这的确很难理解,我们几乎没见过哪种鱼能张开它们僵硬的下颌发出尖叫,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能发出声音——通过振动自己的鱼鳔或摩擦鱼鳍,鱼类的发声途径反而更为多元,在有些时候,一些鱼类甚至还有些喧哗——美苏冷战时期,北欧的海底声呐时常监测到一些巨大的噪音,这让北约成员十分紧张,一度认为是苏联的潜艇突破了自己的防线,随后的研究发现,这只不过是大群的鲱鱼在通过排出空气的方式发声交流而已。

& e6 B' X; X. S$ D! a* ^2 O
2 X" | i+ P* z/ z T6 D# q, `6 ? 4 Y4 W% O# ^* w* v$ e& s% C; S3 C: \% H6 h3 p# m8 C( H% i. T % s9 V }" J4 g: N9 v , `7 N8 B- |$ g. v% n6 H9 H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文星雨
活跃在昨天 19: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