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丨立足校园服务双减政策,结合考古讲好中国故事——高校师生助力推动考古成果向教育资源科学转化 - 海洋科学教育资源

[复制链接]
$ A! U, Y4 m" J- P1 S# i

原标题:服务社会丨立足校园服务双减政策,结合考古讲好中国故事——高校师生助力推动考古成果向教育资源科学转化

9 L/ i5 X* w( `8 H9 e , b, l( K7 X9 ^7 M+ _- g/ e

转自公众号“文博中国”2023-08-18 11:19 发表于北京

' _* ]1 E/ i6 L3 Z

v i' |8 s- i5 ~

为了“深入挖掘、整理、阐释考古成果,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实现多层次、多渠道成果转化”,考古工作者在诸多领域多有探索。高校作为教育资源聚集地,在推动考古成果向教育资源科学转化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4 q/ F! X0 K( J; @

: c9 i" q( t [6 J$ K9 h

7月7日,首都师范大学联合首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举办“相约‘330’·逐梦共成长”2023课程嘉年华活动,其中考古学课程展现的舞台剧《博物馆奇妙夜》获得一致好评。本次活动是大学服务中学课后330学生素质拓展学习项目中《考古:探索与发现》系列课程的一次成果集中展示,为推动地域范围内高校考古团队的考古教育成果转化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行样本。

" c- d9 y- g- X' V G! b

一、课程设计规划

4 i! H% \ S1 s8 ?* I# i+ g

“课后330”服务系列课程是首都师范大学配合“双减”政策,面向北京市中小学推出的多学科参与探索课程,着力于推动大中小一体化教育体系纵深发展,为各年级学生提供具有多学科融合、多主题体验的特色学习。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依托考古学专业和历史师范资源,推出了《考古:探索与发现》专题课程,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涛副教授指导,博士生王怡然、徐小亚、硕士生袁博等同学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本课程自2022年秋季学期至2023年春季学期实施,目前已完成了两期教学任务。《考古:探索与发现》系列课程由多个专题组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考古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论方法、研究内容和现实意义,向孩子们展现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图景(图一)。通过系统学习,中学生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对考古学科构建的“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古今关联,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遗产保护意识。

- m$ | w% g0 q$ A* @" j. X

! A7 e) w! M/ x/ N+ c- p

△图一 课程大纲

6 |9 D" @9 n7 U' N* d0 W( N* X3 t; @

配合“双减”政策主题,课程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学校授课的情况下,教师团队通过考古知识讲授、实物观摩、动手实践、小组专题讨论和排演情景剧等形式展开教学,尽可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学习考古知识、体验文化魅力、感受历史温度。考古学有诸多乐趣在田野,不过因疫情和安全方面原因,暂未能开展田野实践,后续会尽可能加入相关环节。

3 G! O2 r1 ^7 J+ }5 Q8 B

8 S1 L% R7 j5 o8 t+ P( l

△图二 体质人类学专题课

1 D$ Z- Z, l* Y' s' p0 d

在手工业考古课堂上,刚从考古遗址归来的“学生老师”带来了新鲜出土的陶片标本;饮食考古课上,初一的学生手持老师们从大学实验室带来的打制石器剥片思考使用方式;体质人类学课程中,来自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部的尉苗副研究员带来了人骨标本,孩子们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和触摸人骨不同部分,推测性别、年龄(图二)。通过这些实物材料,同学们了解了考古学家研究古代陶器的原因及方法、如何通过人骨判断古人的年龄性别等知识,并对这些知识的推理过程产生了极大兴趣。考古学通过研究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物质资料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与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都关系紧密。结合考古实物的讲授,孩子们对不同学科关系有了进一步思考,课堂上接连不断提问、推理与假设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体验性课程对孩子们思维能力上的锻炼。

- S [# |) e9 X( N8 _) Q

. n0 p. D: `5 D5 L

△图三 课堂实践

& k, c6 ]0 `7 C

在建筑考古课中,我们借鉴了合作训练“棉花糖挑战”游戏,将孩子们分成几组,利用意大利面和棉花糖模拟搭建房屋。这个设计一方面为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思考古人在营造建筑时所需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体巧思(图三)。墓葬考古很多同学都感兴趣,课程并非对各种考古所现大墓进行简单罗列,而是从原始宗教讲起,引导孩子们从灵魂观念、埋葬习俗、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和葬俗等方面推导墓葬的起源和发展。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基于考古知识输出,还致力于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 a8 N, X3 O7 L, {, V

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课程框架不断完善,授课方式更加多元,课堂的实践性与互动性逐渐增多,每个专题讲授的相对反馈也促进了教学设计调整。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在这些实践基础上,将考古知识与师范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集专业性、实践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中小学考古课程教学模式。

) @& ^& Q4 Z: G8 ?* }, Y& S

二、课程反馈

) A1 d& U( j) f5 z

本次考古系列课程探索除课程本身系统构建外,还在学习反馈、学生教学和数字化课程建设等方面有所收获。

3 P% u/ B2 f8 C( g

学习反馈方面,授课过程中的反馈主要通过孩子们的互动积极性和上课专注度进行考察。实物观察、动手实践、思维锻炼等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使同学们对考古的认知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文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并热衷于课堂互动;而个别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也变得更加专注和集中,对课程内容产生了积极反馈。通过课后调查问卷和心得体会等我们了解到,学生普遍对于实地参与考古活动拥有极高热情且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抱有极大的兴趣。

! ]) Z1 C; N! I9 H) {

本次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审校由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老师与研究生共同完成,但参与教学的学生更加广泛,除考古学专业学生外,还有历史教育方向的本科生。在连续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们不但锤炼了公众考古教育所需能力,同时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生与“小”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索与学习,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双方学习热情。课程结束后,许多孩子有感而发,撰写心得体会记录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与难忘经历,并表示在此次课程后对考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能有机会和“小领队”一起体验田野考古的乐趣。

4 _3 j/ n e0 D% j

课程服务经过两个学期的打磨,学校更加重视课后服务系列课程的深入发掘,着力推动线下课程的数字化。“考古:探索与发现”的10个专题课程也在前期实践基础上对课件、课程设计与教学逐字稿等内容进行丰富,为考古课后服务课程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可能。

0 A8 A8 O2 K3 N/ T+ ?) L

7 R& W, R* [) B7 r$ [; N- E1 [$ F

△图四 情景剧汇报演出

- @3 Y* T8 e0 o9 E0 y5 B2 k

在最后的“课后330”服务课程教学成果展示中,考古组排练的舞台情景剧“博物馆奇妙夜”立足课程所学考古知识,融入不同时代代表性器物、海外文物回归等内容,获得一致好评。同学们拿着授课老师手绘的卡通版“陶球”“陶狗”“陶罐”等登上舞台,收获了观众们的一阵笑声。“刚开始是新奇、有趣,看到后面的文物回归与交流却是感动与自豪”,这不仅是观众们的心声,同样是扮演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等器物的孩子们的切身感受。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传统文化与历史知识和考古文博工作融汇在每一件或精美或残损的器物之中,在舞台和孩子们的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图四)。

' z, h- z) {) s8 r2 v* K- |

三、思考与总结

2 Q8 H/ u' }+ v/ N

本系列课程不仅着眼于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同时对于全国不同区域的考古教育资源转化亦具有借鉴意义。新时代考古学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使命更加丰富。如何走出象牙塔,充分发挥考古学的学科优势,是新时代考古人常在思考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对象更为广泛而全面的历史学,考古学的内涵和外延更有针对性,其教育成果转化也更具独特性。

. b. f1 L0 k* T$ F6 }- Z

中国考古学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构建起了全国不同区域各有特色的文化发展史,同时为全国各级博物馆提供了难以数计的文物收藏。当下,我国的公立博物馆大都可与具体的考古成果相关联,比如河南博物院展示了大量二里头、贾湖、双槐树等遗址的考古成果,湖北省博物馆展示了曾侯乙墓等遗址的出土文物,更有三星堆博物馆、虢国博物馆等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本系列课程亦可配合不同区域考古构建的文化发展史,融合当地省、市、县级博物馆的遗迹遗物资料,打造更有区域特点的考古教育课程体系。

+ f! s( q" E' y; Y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需要主客观条件的成熟,也需要真实的历史支撑。经过百年奋斗历程的考古学,而今已然可以构建起中华文明由萌芽至成熟的整体脉络,具备了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养料的物质基础。在考古学日趋成为一门“显学”的当下,明确考古教育活动的目的,正本清源,拨开社会层面“考古热”的泡沫,真正引导学生接触优秀历史文化、传播正确价值取向,不仅能够配合“双减”及教育教学改革,更有利于考古学在基础教育层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第二个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 j3 G6 | t+ X, ]

执笔:王怡然、徐小亚、袁博

5 Z! ^- C# n$ A. C% F$ T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6 x9 q. _0 L+ ~* o- Z2 L: n3 _ r( `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骏秋复审 | 冯朝晖监制 | 李学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y) R# E1 l/ Y" b7 L1 m( i* d ; L: X+ U3 r" n6 q# D& d. P7 K

责任编辑:

. U8 {( X! K8 ~: q: O6 ] 2 }- E( L% ~: O& W# Z6 ^6 [ 1 Y. a; f$ P2 i% } D" K+ K/ C 8 G% ~/ I; U1 @- C6 f; O / @" H3 f( { n2 U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弱水三千
活跃在昨天 12: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